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沙汽車製造業有望大飛躍

  • 發佈時間:2014-12-23 03:33:58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周叢笑 通訊員 鄒俊平)隨著全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長沙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逐步顯現。記者昨日從長沙市統計局了解到,新常態下,全市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總體處於平穩合理區間,主要指標仍然保持兩位數增長,新的發展動力不斷集聚,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發展勢頭向好,轉型創新成為新常態下最大亮點。

  農業生産提質增效

  農産品加工業收入超1300億元

  新常態下,農業生産經營方式更加多元,農業現代化發展水準不斷提升,農業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1-11月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40.9億元,同比增長4.0%,增幅提升2.1個百分點。傳統農業平穩較快增長。糧食生産平穩增長,産量達248.5萬噸,增長1.8%,扭轉去年下降局面;主要經濟作物較快增長。現代農業蓬勃發展。今年全市開工現代農業産業項目162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突破14000家,農産品加工業總銷售收入突破1300億元,休閒農業綜合經營收入達41.6億元,接待人數達2300多萬人次。

  工業發展活力增強

  31個行業增加值正增長

  雖然傳統工業增速有所放緩,但新興産業支撐明顯增強。今年以來,面對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具有創新能力、主動轉型升級的企業增長勢頭整體較好;在産品層次上,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自主産品銷售也都很好,9月以來工業增速持續回升,1-11月全市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2728.77億元,同比增長12.0%。多數行業增長較快。37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多數行業快速發展,其中電子資訊設備製造業增長30.0%,汽車製造業增長27.7%,醫藥製造業增長26.4%。工業結構繼續優化。電子資訊設備製造業、有色金屬加工業、汽車製造業、醫藥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等全市新興行業發展較快,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7.1%,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過渡依賴煙草和工程機械的狀況有所改善。産業集聚水準提高。園區工業增長較快,發揮了工業經濟主戰場的引領作用。1-11月,全市園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613億元,同比增長13%,高於全市水準1個百分點,拉動規模工業增長8.1個百分點,改變了去年一直低於全市平均水準的狀況。全市經濟發展在結構調整和升級上正在積聚新能量,孕育新突破。

  投資結構明顯優化

  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166.30億元

  新常態下,房地産投資逐步回歸理性,實體經濟投資加快,投資渠道更加多元化,企業更加注重轉型創新。1-11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166.30億元,同比增長18.3%。主要領域投資較快增長。隨著城市建設以及工業項目落地推進,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投資較快增長,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0.8%,工業投資增長21.6%。房地産投資穩步回升。受國家和全省出臺房地産政策利好,10月以來降幅收窄,1-11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275.5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8%;1-11月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1234.61億元,同比增長17.4%,5月以來增速穩步回升,顯示房地産市場在低迷中有所回暖。民間投資增長加快。1-11月完成民間投資3640億元,增長21.8%,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1.5%。

  消費市場優化升級

  在中部省會城市始終處於領先水準

  本輪新常態中,全市消費相對穩定,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步伐明顯加快。1-11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61.23億元,同比增長12.9%。今年以來各月累計增幅保持在12.8%-13.4%之間,消費發揮了經濟增長穩定器作用。增速比較優勢明顯。長沙作為區域性消費中心,消費需求較為旺盛,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 13.1%,居省會城市第三,今年以來增速在中部省會城市始終處於領先水準。主要商品較快增長。1-11月,汽車、石油、中西藥、食品類等主要商品零售額增速分別為13.8%、16.4%、16.5%和17.6%。網路消費大幅增長。網際網路商品銷售升溫,1-11月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網上零售額增長56.5%。

  開放經濟發展加速

  出口額穩居中部省會城市第1位

  隨著國家內陸開放政策帶動,全市外向經濟發展明顯加快。出口增速明顯加快。1-11月,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678.85億元,同比增長23.4%;其中出口額477.59億元,同比增長38.1%,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穩居中部省會城市第1位,增速創近年來新高。利用外資較快增長。1-11月,全市實際到位外商投資36.63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引進內資穩步推進。1-11月,全市新增實際到位省外境內投資項目252個,實際到位資金557.23億元,同比增長12.3%。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

  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5.5萬人

  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民生指標總體好于去年同期,顯示新常態下發展品質不斷提升。就業形勢好于預期。1-11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5.5萬人,同比增加1萬人,提前超額完成全年計劃目標任務。在物價調控方面,1-11月全市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8%,穩定在3.5%調控目標以內,今年以來呈現逐月回落態勢,八大類商品中其中食品和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漲幅較大,同比分別上漲4.2%和6.8%。民生支出穩步增加。1-11月,全市公共財政支出中,科學技術、一般公共服務、住房保障、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支出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9.4%、26.3%、159.4%和12.3%。

  經濟增長基本面向好

  明年一批重大項目進入施工高峰

  專家指出,新常態下長沙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仍有望保持引領態勢。農業方面,政策支援有力,全市農業基礎不斷增強,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會展農業、連鎖經營、直銷配送、農産品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不斷涌現,農業有望繼續平穩較快增長。工業方面,園區、骨幹企業、支柱産業、新興行業等發展動力有望齊頭並進。隨著加快園區發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工業將繼續平穩較快發展;比亞迪、廣汽菲亞特、廣汽三菱等企業發展壯大,以及上海大眾等新項目陸續投産,汽車製造業有望實現大的飛躍;電子資訊産業來勢較好,今年有望成為新的千億産業集群,藍思科技等企業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同時煙草製品業有望持續穩定增長,工程機械經歷負增長穩增長相對壓力減小,明年工業經濟有望保持穩定。服務業方面,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優勢服務業有望保持平穩增長,房地産業明年有望扭轉下降趨勢。投資方面,隨著城鐵、地鐵、磁懸浮以及上海大眾長沙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入施工高峰期,將有力支撐和帶動投資增長,預計明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0%左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