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傲霜:北京與長江經濟帶跨區域合作 探索全線共贏之路
- 發佈時間:2014-12-22 16:40:4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西至雲南,涉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11個省市,貫穿我國沿海和內陸,在重慶、四川、雲南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合。古代絲綢之路以打通交通、貿易通道帶動區域間的交流、交往實現協同發展。今天,在全球産業技術革命浪潮中,創新驅動已成為全球共識,應該在科技創新、戰略能源、經濟貿易、生態環境等領域推進全方位合作,讓協同創新成為協同發展的核心理念。
長江經濟帶資源分佈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要充分利用區域內的發展願望、工業基礎、市場潛力,形成內部分工合作,應引導産業集群協同發展,避免“高端産業、低端環節”和拼搶政策、拼搶資源的傾向。同時,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更需要用好全球資源和全國資源,特別是充分利用以北京為代表的創新資源,實現跨區域創新合作。
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應該以長江經濟帶發展為重大機遇,打破區域、産業及行業間的限制和束縛,跨界融合,成為以協同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龍頭。
首先,實現資源共用、互聯互通。北京是國際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地和重要的國際技術轉移的樞紐,擁有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例如,“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通過“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等一系列制度創新,實現了對在京的675個國家級、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價值192億元的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形成了儀器設備、數據資料、科技成果和研發服務人才隊伍共同開放的大格局,不僅服務企業創新,也提升了首都創新的內生動力。首都科技資源與創新服務體系與長江經濟帶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共贏發展。目前,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在貴州、雲南、重慶開設了服務窗口,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科技資源和創新服務。
其次,做好市場協同、産業分工。長江經濟帶可以與北京等創新要素富集地區的市場開展深度合作,積極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帶動經濟轉型升級。數據顯示,北京地區技術合同成交額約佔全國40%,其中輸出到長江經濟帶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10年的248.4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507.9億元,年平均增長26.9%。這直接反映了長江經濟帶對科技創新成果的需求,也反映了北京創新成果對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貢獻提升。同時,長江經濟帶的高科技行業産業優勢所釋放出的市場空間與應用需求也為北京科技創新成果落地提供了豐富的市場機會,必將成為北京研發設計、品牌塑造的強大動力。
第三,要讓資本為智力打工。科技是“信號源”,金融是“放大器”。北京聚集了大量的金融資本,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北京地區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機構總數達915家,管理資本總量達1.14萬億元人民幣,中關村地區發生的創業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佔全國的1/3左右。長江經濟帶與北京合作可以引導在北京聚集的全球資本追隨著科技成果“信號源”成為“放大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圍繞創新源進入研發、轉化、交易、服務、市場開拓等各個創新環節,讓資金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動與配置,更好的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産業化。
北京與長江經濟帶跨區域合作,以協同創新推動協同發展,打破傳統的以行政區劃為界線的分割式治理體系,繪製經濟科技合作新版圖,激發創新驅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在互惠共贏的基礎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為處於轉型期的中國探索出區域發展的全線共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