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爾法去哪了?

  • 發佈時間:2014-12-22 04:31:4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興業全球基金理財專欄

  主動管理基金向來以獲取超額收益α(阿爾法)作為最大賣點。但在近期A股的這輪大漲中,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的整體表現卻並不突出。有報道稱,逾九成的主動管理型基金近期跑輸了大盤。作為最專業的一類投資人,在紅紅火火的牛市氛圍中,公募基金何以跑不贏大盤?α去哪了?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在牛市中,主動股票型基金並不佔優勢。從歷史數據來看,主動型股票基金跑輸大盤的少數幾年,恰恰是A股身處大牛市之時,比如2000年、2006年以及2009年。

  主動管理股票基金牛市中跑贏大盤難,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倉位。儘管理論上最高股票倉位可達95%左右,但實際操作中,主動股票基金的倉位很難做高。根據晨星的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國內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倉位僅為80.52%。在牛市到來後,即便公募基金大幅提高倉位,但出於風險管控、延續操作風格以及監管規定等多方面的考慮,公募基金的倉位很難拔到很高的水準,甚至在2007年第三季度市場最火的時候,股票型基金的歷史最高平均倉位也不過85%左右。

  另外,作為一種風險屬性低於股票的投資品種,公募股票型基金也受到嚴格的限制,包括單只股票投資比例、投資品種以及交易等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在牛市中的業績表現。

  如果剔除上述幾個特例,在絕大部分時間裏,主動型股票基金的確具備跑贏大盤的能力。

  換個角度思考,基金能在牛熊更替後獲取穩健的α,可能恰恰要歸功於在牛市中跑輸的表現。那些不盲目跟風追逐β的主動型基金,在市場轉熊時也更容易“全身而退”。根據國際經驗,基金行業的整體β值過高往往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巴克萊資本對全球1100多只基金進行的統計發現,當這些基金的綜合β系數比歷史均值高出至少一個標準差(如同近期的狀況)時,全球股市會在之後一個月平均下跌2%。

  可見,儘管主動管理基金在牛市的初期未必能佔優勢,但如果從最終的賺錢效應來看,在經歷了潮起潮落之後,主動管理型的公募基金仍可能是那些能夠為持有人獲取可靠α的少數贏家。

  朱周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