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場難見對手的戰爭

  • 發佈時間:2014-12-22 01:33:52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盧布保衛戰的邏輯推演

  儘管增長速度一直較慢,但俄羅斯的經濟形勢近年來一直相對穩定,哪怕是面對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也同樣表現出一種“戰鬥民族”應有的姿態,竭力抗爭。

  然而,這種穩定在2014年耶誕節來臨之前被驟然打破。

  受累于國際石油價格的不斷暴跌與大規模的資本外逃,俄羅斯遭遇了史上罕見的貨幣危機,盧布對美元匯率一度出現單日11%的垮塌式下跌,震驚全球資本市場。這種情形像極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於是,俄羅斯政府毫不猶豫地對匯率市場進行了干預,通過提升利率並動用外儲收購本幣的方式,拉開了“盧布保衛戰”。

  從直觀的角度看,俄羅斯的貨幣危機源於其經濟增長面臨著巨大的衰退壓力。俄羅斯央行在12月15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預測,基於不利的外部環境和60美元/桶的國際油價,預計俄羅斯經濟在2015年將衰退4.5%至4.7%,2016年將衰退0.9%至1.1%,到2017年才可能重新回到增長軌道。此外,俄羅斯央行預計,2015年資本外逃的規模將達到990億至1200億美元,2016年外逃750億美元,2017年還將外逃550億美元。

  石油價格下跌導致經濟衰退,經濟衰退導致國際收支發生逆轉,外匯儲備驟降,債務壓力上升,悲觀的預期促使資本外逃,由此引發貨幣貶值危機……這是到目前為止最為顯性的一條“盧布保衛戰”因果鏈。按照這個邏輯推演下去,俄羅斯經濟將出現非常惡性的通貨膨脹,後果難以想像。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預測,俄羅斯可能重蹈“拉美危機”的覆轍。

  從歷史看,每一次國際石油價格的暴漲或暴跌都會觸發國際經濟乃至政治發生動蕩,這一次也沒有例外。值得玩味的是,本輪油價下跌的原因是原油供給過剩與需求不足同時發生,而歷史上只發生過供給縮減引起的油價上漲和需求不足引起的油價下跌,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俄羅斯盧布匯率的暴跌是被某種勢力操控的結果。

  順著這個思路回想一下,不難想到曾經的英鎊保衛戰、港幣保衛戰,貨幣狙擊戰發起者大多是對衝基金,當前的盧布保衛戰始作俑者又是誰?是美國有意針對俄羅斯,還是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任性?能源與貨幣,是兩次戰爭,還是一次戰爭?

  戰爭還在繼續,我們且看且猜。

  晨報記者 孫春祥

  (相關報道見B02、B03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