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的財富傳奇
- 發佈時間:2014-12-22 01:30:52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志強
■行進中國·創新故事
11月底,縱是初冬時節,走進核桃壩村,仍可見滿目連綿起伏的茶海,那沁人心脾的綠和著帶茶香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
沿綠海間蜿蜒的水泥路前行,青瓦白墻的轉角樓、三合院漸次映入眼簾。一幢幢錯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分佈在翠色慾滴的茶海間。
位於貴州湄潭縣東北部的核桃壩村,面積12平方公里,茶園面積10640畝,其中有機茶園2668畝,已形成茶葉種植、加工、銷售整體發展格局,被譽為“中國西部生態茶葉第一村”。
一片茶葉綠了山頭,富了農家,美了鄉村。
核桃壩村支書陳廷明説:“1996年,村裏每人平均收入才2200元,今年預計每人平均純收入可達14000元。現在大家是‘住寬敞了、行通暢了、穿時尚了’,1/3的家庭開上了小汽車,七成以上住上了小洋樓,上百萬身家的就有100多戶。”
縣長李勰介紹,湄潭是貴州茶業第一縣,今年綜合産值上50億元,全縣50萬人有32萬涉茶致富,核桃壩的領頭示範效應功不可沒。
核桃壩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三條重要經驗:從自然秉賦出發找對了種茶這一致富的路子;從持續發展出發找準了科技這一助力發展的支點;從整合資源出發找到了品牌這一撬動市場的杠桿。
找對主業:靠自然,兩任村支書35載咬定茶産業不放鬆
在核桃壩村,茶被稱作“搖錢樹”。這棵“搖錢樹”由兩任村支書35載接力,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而成。
上世紀60年代,核桃壩曾是全縣出了名的窮山村。核桃壩,幾大灣,十年中有九年幹;頓頓紅苕包谷飯,吃水要翻幾匹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願嫁進山……這是該村當時的真實寫照。
為尋脫貧致富路,30多年前,老支書何殿倫帶著核桃壩人煉過鐵、辦過化肥廠,但除了留下污染,農戶經濟狀況卻沒有根本改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何殿倫憑藉在附近省茶葉科研所打過工的經歷,與該所開展茶樹良種繁育研究方面的合作。科技人員告訴何殿倫,核桃壩土壤酸性適度,且富含鋅、硒、鍶等微量元素;全村海拔800米到1200米,年均氣溫15℃,周邊無環境污染;地形呈小丘陵易於連片種植,其間雜布成片的小樹林,不僅可避免大量陽光直曬,形成有利茶葉品質的漫射光,還因自然分隔成小區域可減少病蟲害的交叉危害。
腳下這塊土地適宜茶樹生長。1979年,何殿倫率先種了3.5畝茶,並“強迫”另外3名大隊幹部也試種了2畝。
試種成功後,為帶領鄉親們一起種茶,他毅然給有關部門立下字據,請求幫助解決資金困難,如果不成功,債務由他一家承擔。用擔保來的資金,何殿倫從茶科所買來良種茶苗發給村民,讓村民獲得收益後再還款。
在黨員幹部帶動下,幾年間茶樹種植在核桃壩全面開花。1996年,核桃壩茶園發展到1350畝。也是這一年,現任村支書陳廷明從何老支書手中接過接力棒。他帶領村支兩委進一步理清思路,制定了新形勢下茶産業發展規劃,使核桃壩茶産業又上新臺階。
兩任村支書35載咬定茶産業持續發力,核桃壩終於成為湄潭率先崛起的茶業第一村。
找準支撐:靠科技,“小”産業持續發展有“大”前途
如今,核桃壩村農戶每人平均收入居全縣之首,是全省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的1.5倍。陳廷明感觸頗深地説,核桃壩茶産業的發展,科技支撐是關鍵。
30多年來,核桃壩充分利用緊鄰省茶科所的“近水樓臺”優勢,不僅及時引進和應用良種與最新種茶技術,還在項目、産業等方面與其建立了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指導和諮詢關係,全村戶戶掌握了一門以上茶業技術,核桃壩也成了貴州省茶葉無性繁殖良種基地、茶業人才培訓基地。該村每年有70多人外出打工,賣的不是勞力,而是茶業技術。記者遇到一個在石阡任技術指導的村民小組長,他説自己月收入能達到6000元。
近年來,該村利用作為湄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的大好時機,與貴州大學、浙江大學、西南大學等建立合作關係,積極爭取實施各類科技項目,大力提升産業發展的科技含量,促進人才培養、産品研發和市場拓展。
2007年,縣裏選派的科技特派員任家強進駐核桃壩,擔任村産業核心四品君茶業公司總經理。近8年時間,任家強在村委會的支援配合下,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約請茶科所專家技術入股,強化科技創新,加大新産品研發力度。企業先後獲得10多個各級科技計劃項目200多萬資金支援,形成40多項專利。公司利用茶園套種的桂花,與西南大學合作開發桂花紅茶系列産品,年銷售額達1500萬元,幾乎佔公司年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科技的持續注入和農村資訊化的推進,使核桃壩村級經濟由傳統農業向生態高效農業轉變,茶産業由單戶手工作坊向現代企業轉變,銷售方式由到府推銷、就地銷售,向連鎖店和網路電商轉變。
找到市場:靠品牌,渠道拓展産業效益成倍增加
創業之初,老支書何殿倫就説,茶葉賣不出去,砸在手裏就是一堆草。市場是核桃壩茶産業發展的生命線。
為拓展這條生命線,上世紀80年代,何殿倫帶上乾糧,一路走過遵義、貴陽、重慶等地,風餐露宿,四處推銷核桃壩的茶葉。
2007年以前,每到産銷時節,核桃壩熱鬧非凡,小企業、小作坊達623家,但所有産品均以散茶出售,“無名無姓”,不值錢。儘管那時核桃壩每人平均年收入已3800多元,算貴州農村的佼佼者,但茶業發展遇到瓶頸。
鎮村領導苦苦尋找突破口。恰在此時,湄潭縣工商局建議該村整合産業,註冊商標。2006年,老支書何殿倫與陳廷明牽頭組建核桃壩四品君茶業公司,部分加工大戶和村民入股,註冊“四品君”商標,核桃壩村茶産業邁開了倚仗品牌打天下的新步子。
實施品牌戰略後,核桃壩茶葉的市場知名度和消費者認同度提升,茶葉銷量和價格隨之上升,全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了5800元。僅四品君茶業公司2007年就實現銷售收入260萬元,2008年達580萬元,2009年達1200萬元,很快成長為一家有影響力的企業。現在,四品君已有省內連鎖店38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省有連鎖店7家,還開設了電商與體驗店共存的門市。消費者在淘寶或京東上輸入“四品君茶葉”,即可買到來自核桃壩的寶貝。
現在,核桃壩有3家省市級龍頭企業,35戶茶葉小型加工廠,依託縣茶業協會申報的公用品牌“湄潭翠芽”商標和村裏的“四品君”品牌,市場渠道不斷拓展,産業效益成倍增加。
為使核桃壩的明天更富更美,陳廷明提出了新時期新常態下,融一、二、三産為一體的發展新思路:圍繞茶旅一體化做文章——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鏈為重要支撐,開發新産品,深化、拓展和延伸茶産業鏈,村裏還將建一個旅遊公司,統籌茶旅一體化的市場運營。
核桃壩所在的湄潭縣和貴州眾多坐落在大山裏的縣一樣,一灣清澈的湄江河水繞城,周邊山巒疊嶂青黛可人。一條以良好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帶動、圍繞茶葉構建的生態富民産業鏈,已在這裡基本形成。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守住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的要求,該縣正遵循山地經濟發展規律,以現代生態農業産業為龍頭,充分發揮核桃壩等茶業專業村的領頭效應,大力促進生態與産業良性互動,力爭率先走出融生態美、産業強、百姓富為一體的同步小康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