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青紫竹調 滬劇好聲音

  • 發佈時間:2014-12-21 06:20: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就想好好唱戲

  21歲的韓朝群在上海戲校學了5年滬劇,2011年畢業後,與26個同學一起進了上海滬劇院,劇院為他們成立了上海戲曲院團裏唯一的青年演員團,每年要參加100場演出。儘管“收入只夠自己吃飽”,但他“就想好好唱好戲”。

  與滬劇相伴整整8年,他淡定地説,“我一半的生命裏有滬劇相伴”。他告訴我:“仔細聽,滬劇都是很動聽的小調。”

  青年團經常下鄉演出,有時就在露天廣場演。大夏天演《白毛女》,他穿破棉襖演楊白勞按手印,實在太熱了,但看著底下幾百位觀眾看得那麼投入,他就不覺得苦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會一直唱下去”。

  韓朝群很知足。去台灣、香港演出,台下觀眾反響強烈,讓他很感動;參加考試一次通過,獲得上海戶口,讓他成了新上海人,他覺得運氣真好;劇院為部分青年演員舉辦拜師活動,他又被挑中,成了名師汪華忠的徒弟,繼承“解(洪元)派”。“小夥伴們一起長大,感情很好,開開心心地在一起排練、演出,在這樣的工作氛圍裏,對其他行業都提不起興趣。”3年了,大家沒有一個離開的。

  説起韓朝群他們這幫青年演員,院長茅善玉眼裏全是愛。她19歲時演《一個明星的遭遇》,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3年後,她又主演《姊妹倆》,成為全國最年輕的梅花獎得主之一。她深知舞臺才是讓青年演員儘快成才的地方。但2006年6月滬劇作為上海唯一獨立申報的戲曲劇種被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時,她為演員的青黃不接心急如焚。她説,這批花了兩年時間才從上海及周邊省市招來的學員是被寄予薪火相傳的厚望的。成立青年團後,3年裏滬劇院為他們排了6齣大劇和很多摺子戲,給他們創造各種演出機會。

  茅善玉説,為了讓這些年輕人有時間停下來回望自己走過的路,滬劇院將今年定為青年演員團的“傳承年、學習年”,也是考慮到劇院裏那些名師們年齡都大了,今年全年都讓老師們給青年演員傳戲,請11位名師收12位徒弟,舉辦兩台師生同臺經典摺子戲演出專場,以《陸雅臣》和《魂斷藍橋》兩台大戲展示青年演員團群體在傳統劇目傳承和新編劇目創造中的青春風采。“把傳統戲都保留下來,以後再請好的導演把戲重新打磨後再推出,使老戲新演,常演常新。”

  明年劇院還要為青年團排一齣青春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改編自電視劇,但一定會有上海或江南特色。之所以選中這個題材,是因為這部戲可以讓更多青年演員參演,也因為這是能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的偶像劇。茅善玉説,劇院這麼多年保留下來的經典劇目很多都傳唱很廣,要讓年輕人愛上旋律好聽的滬劇,就得有他們愛聽的“好聲音”,讓青年觀眾伴著青年演員一起成長。

  茅善玉説,我們一直在向有關方面呼籲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青年演員收入偏低的問題,另一個是滬劇院沒有自己劇場的問題。

  傳遞正能量

  蔣東敏是位剛剛加入滬劇院團隊的編劇。今年是甲午海戰120週年,滬劇院想排個《鄧世昌》。茅善玉大膽啟用蔣東敏和莊一兩位年輕的編劇來做這部宏大歷史事件為題材的滬劇。那時很多人不看好這個題材,説滬劇也就擅長小兒小女小資情調,茅善玉不予理會。

  今年2月,蔣東敏接下了這個戲。3月底,她帶著12歲的兒子一起到劉公島采風。兒子小小年紀都能被這個人物打動,這讓她更有信心了。於是,她與另一位編劇莊一合作寫出了一部不一樣的史劇《鄧世昌》。

  茅善玉説,我們的團隊太棒了,演出令人震撼。這個120年前的故事演給當代人看,掌聲無數,一位戲迷告訴茅善玉,“太棒了,忍不住為英雄的偉大人格和愛國精神掉淚。”一位媽媽告訴茅善玉,6歲的兒子看到致遠艦要去撞沉吉野號,急得大叫“快開炮啊!”

  《鄧世昌》首輪演出落幕的那天恰逢首個國家公祭日,大幕落下時,茅善玉對著觀眾直抒胸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她説,國家100多年來歷經坎坷,歷史必須銘記,這部戲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

  貼近生活,每一部戲都是滿滿的正能量,這是滬劇院的創作傳統。分管創作的副院長龔孝雄説:“與時代同步,與城市同行,我們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講老百姓的情感故事,我們滬劇院演出的大部分是貼近現實生活的現代戲,觀眾常説,沒有想到滬劇如此好看,故事動人,唱腔優美,舞臺呈現有新意,表演那麼有衝擊力。”

  滬劇最早的新創劇目《羅漢錢》,表演藝術家丁是娥一曲“燕燕做媒”唱響全國,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在《雞毛飛上天》和《蘆蕩火種》中,丁是娥又創作了兩個鮮活的女性形象,感人至深的民辦教師林佩芬和智勇過人的阿慶嫂。

  改革開放初期,上海很多紡織女工下崗,滬劇院馬上排演了反映下崗女工生活的戲《好人一生平安》,讓一個帶著姐妹們自強創業的下崗女工從生活中走上了舞臺;上海第一條地鐵通車的當天晚上,一部反映地鐵建設奮鬥史的《今日夢圓》上演,當舞臺上響起通車的歡呼聲時,臺上台下一片歡騰。

  李穎創作《敦煌女兒》時,一個人來到大西北體驗生活20多天,感受樊錦詩在飛沙走石的曠野裏一個人50年的孤獨堅守。此次劇院特邀著名編劇楊林加盟,現在正與李穎一同努力打造劇本。明年,修改後的《敦煌女兒》將重新上演。

  女兒不斷娘家路

  青青紫竹調,田間地頭來。源於農村山歌的滬劇走進都市走進劇場後,沒有忘記哺育她成長的父老鄉親。滬劇院每年有180場左右演出,三分之一在劇場,剩下的就是下鄉下社區或者進高校。

  “滬劇回娘家”是首任滬劇院院長丁是娥倡導的活動。從1982年到1992年整整10年,老中青著名演員一起參加演出,推進滬劇傳承,培育新觀眾。

  去年,滬劇院以60週年慶為契機,重新延續“滬劇回娘家”的文化品牌,讓滬劇的天地更加廣闊。他們先後在閔行區第一福利院慰問演出,在七寶文化中心舉行專場演出,與閔行區華漕學校滬劇班進行教學交流活動。在滬劇《回娘家·走進閔行》暨《戲劇大舞臺》30年演出專場舉行時,演出前滬劇名家與居住閔行的文藝名家及百姓明星,攜手共走紅毯秀。

  滬劇也有煩心事,先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戲曲開始走下坡路,失去大量觀眾。而最出人意料的是很多上海孩子都不會講上海話了,這讓他們怎麼來欣賞用上海話演出的滬劇?以中老年人為主要觀眾的滬劇是沒有長久生命力的。

  於是,在滬劇院有了這樣一幕,置辦矮桌小椅,開辦滬語訓練營,讓演員們教孩子們講上海話。這些孩子從小和滬劇親密接觸,長大後或許有人會像當年的韓朝群一樣愛上滬劇,即便不做演員做個快樂的戲迷也很好。

  如今,上海戲校裏新一屆滬劇表演班幾十個學員也在培養中,三年後就能進入滬劇院,演員一茬茬在起來,茅善玉説,“這兩年可算喘過氣來了”。她説,未來三五年要繼續堅持原創和整理“兩條腿”走路,積極創新,明年將上演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而創作的《上海母親》,並將舉行包括滬劇《鄧世昌》、《紅燈記》在內的滬劇抗日劇演出周。還籌劃上演根據王安憶同名小説改編創作的跨越明末清初的故事《天香》,以及以上海對口支援為重要創作題材的《援疆人》。茅善玉説,“演給當代人看的滬劇,必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讓當代人喜歡,滬劇的藝術生命力才是可持續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