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普京仍被俄羅斯人視為"救星"而不是"禍因"

  • 發佈時間:2014-12-20 04: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婧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普京:俄經濟必會走出困境

  12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舉行的年度大型記者招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普京表示,俄目前的經濟困境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目前俄金融經濟形勢仍保持在正常軌道。在最壞情況下,俄羅斯能夠在兩年內走出經濟困境。新華社記者 賈宇辰攝

  俄羅斯盧布前幾天上演的幣值“大跳水”,讓許多人看得目瞪口呆。看客中不乏對俄羅斯經濟和百姓生活擔憂的人,也不乏看熱鬧甚至看笑話的人。

  12月15日,盧布對美元匯率下跌13%,16日更一度創下1美元兌80盧布的歷史新低。今年以來,盧布對美元貶值了一半以上。12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年度記者招待會上對俄央行採取的政策表示謹慎贊同,並對俄羅斯走出目前的經濟困境表示“有信心”。在此之後,盧布匯率有所企穩,12月19日達到1美元兌換61.09盧布。

  即便如此,俄羅斯的“盧布危機”仍在繼續,俄羅斯的經濟寒冬恐怕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多重因素疊加致盧布暴貶

  油價暴跌以及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被認為是造成盧布暴貶的主要原因。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建民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也明確表示:“盧布貶值,油價暴跌和西方制裁確實是兩個比較直接的外部衝擊。”不過他同時指出,除這兩個原因之外,還有其他多重因素的疊加。

  李建民研究員認為,從根本上説,盧布出現今天這種狀況,首先與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模式長期存在的問題脫不開關係。在西方制裁和油價暴跌之前,從2013年開始,俄羅斯經濟就已經進入了低速增長的下行通道。資本外流也是俄羅斯長期以來的常態,並不是在這一輪危機發生時才存在的。

  從外部大環境來看,李建民研究員表示,此輪盧布貶值與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退出帶來的影響也有關。他説:“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退出帶來的一個影響就是,美國經濟要復蘇、美元指數要走高,這會刺激資本從新興市場回流到美國。另一方面,美元與油價、大宗商品價格是呈負相關關係的,但盧布卻是一種與油價關聯的貨幣,與油價呈正相關關係。因此,美元走高會帶動油價下跌,從而使得盧布走低。”

  此外,李建民研究員還指出,盧布雖不是國際通用貨幣,卻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盧布的這種屬性,讓外部資金有‘做空’它的空間和可能性。而在盧布暴跌的這兩天,確實是有一些做空資金進場的。因此也不排除這一方面的因素。”

  俄羅斯有哪些牌可以打

  在經歷了暴跌之後,俄羅斯政府和央行立即採取措施開啟“盧布保衛戰”。俄羅斯央行在莫斯科當地時間15日臨時宣佈,將基準利率從10.5%上調至17%,一次性“瘋狂”加息650個基點。這已經是俄羅斯央行今年以來的第6次加息了。俄羅斯央行本月以來已經動用了8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來干預匯市。

  李建民研究員認為:“盧布能不能挺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油價會不會回升等外部因素。”僅靠加息,並不能完全遏制盧布貶值的趨勢,盧布貶值的趨勢在近期還會延續。如果盧布持續貶值,靠俄羅斯的外匯儲備救市也不具有長期的可持續性。仿佛是為了印證這一點,普京總統在12月18日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俄羅斯央行已經在提供外匯流動性,俄羅斯央行不會在市場上浪費外匯儲備。”

  在俄羅斯已經採取的措施之外,外界普遍還在猜測俄羅斯“盧布保衛戰”還有哪些牌可以打。

  一種猜測是,俄羅斯是否會施行資本管制,控制資本的自由出入。在18日的記者會上,普京否認俄羅斯將會實施資本管制,並承諾會為企業提供更多幫助。“不僅會為它們提供外匯,還有盧布現金支援”。

  另一種猜測是,俄羅斯是否會恢復管制匯率。事實上,俄羅斯央行從今年11月10日才宣佈允許盧布匯率自由浮動。12月17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召開金融經濟形勢會議時表示,對外匯市場實施嚴格管控是沒有意義的,對穩定局勢也起不到作用,因此政府將出臺基於市場機制的措施。

  更有一種極端的猜測:普京是否會採取“非常”手段?比如給歐洲和烏克蘭“斷氣”,或者根據俄羅斯國內通過的《反制裁法》,將西方在俄資本凍結或收歸國有?李建民研究員認為,這幾個極端選項普京應該不會輕易去觸碰。

  李建民研究員還就一些記者關心的問題表達了他的看法和觀點。比如,盧布暴跌會不會使俄羅斯重演1998年的債務違約危機?李建明研究員認為,這種風險是存在,但目前看來,俄羅斯的債務並沒有面臨違約的緊迫性。又比如,俄羅斯經濟危機是否會外溢至別的國家?李建民研究員表示,俄羅斯的經濟體量並不大,只佔全球經濟份額的2.37%,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會特別大。如果説有“外溢”,可能溢出至周邊的獨聯體國家,對這些國家的經濟造成衝擊。

  此論俄羅斯盧布貶值對中國有什麼大的影響?李建民研究員並沒有過多談及。他説,由於中國與俄羅的合作方式主要集中在一些能源合作等大項目上,目前的俄羅斯經濟危機對這些大型項目的影響還不明顯。但是,盧比貶值也會對中俄貿易有所影響,比如中國出口俄羅斯的商品可能會由於價格增高而難以出口。另外,一些在俄華商也已經在這輪貨幣貶值中受到了較大影響。

  普京會更強硬還是會妥協

  一些輿論認為,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困境,有可能促使普京對外表現得更加強硬,將造成俄羅斯經濟困境的禍首指向西方,從而緩解國內由於經濟問題帶來的矛盾。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看法認為,經濟困境有可能使得普京軟化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從而換取西方減輕制裁。

  李建民研究員明確表示,在克裏米亞問題上俄羅斯不會讓步,因為這是普京在國內民眾心目中重要的加分項。

  在18日的記者會上,普京在克裏米亞問題上的表態確實依然強硬。有記者提問:俄羅斯的經濟麻煩是不是收回克裏米亞的報應?普京説,“克裏米亞入俄是捍衛俄羅斯主權”,他反問道:“美國從墨西哥那裏偷來得克薩斯公平嗎?我們拿回自己的土地反倒不公平?”

  不過,李建民研究員同時表示:“現在的國際格局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一樣了,現在的俄羅斯也不具備直接與美國正面對抗的能力。因此俄羅斯與美國直接對抗的可能性也比較小。”他説:“俄羅斯的外交風格是強硬又不失靈活性的,因此不排除普京會在烏克蘭問題上靈活應對。在經濟壓力非常大的時候,只要西方不越過北約、歐盟東擴到獨聯體的這條紅線,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尋求保持現狀的妥協也是有可能。” 在18日的記者會上普京表示,俄羅斯支援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烏克蘭危機,並相信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願意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澤研究員也認為,西方與俄羅斯最終可能走向妥協的可能性比較大,只是“目前雙方還沒有找到平衡點”。

  事實上,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在傷害了俄羅斯的同時也傷害了自身。李建明研究員説:“以德國為例,德國有6200家企業與俄羅斯綁在一起,德國在俄羅斯的獨資企業有800家,涉及就業人口達30萬。俄羅斯限制歐盟食品進口的反制措施,也令歐洲蒙受損失。”另外,俄羅斯最近宣佈放棄“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等巴爾幹國家感到“震驚”。歐盟內部在對俄制裁問題上的矛盾已經公開化。

  美國對俄羅斯的態度,看似簡單實則並不簡單。石澤研究員認為,制裁歸制裁,但在反恐、阿富汗問題、伊核問題等國際事務上,美國仍需要與俄羅斯合作。而且,長期背著與俄羅斯對峙的包袱,對於美國也是個負擔。所以從長遠來看,包括美、俄在內的各方都有尋求妥協的平衡點的需要。石澤研究員還指出,12月6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從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返回巴黎時經停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機場舉行了短暫會晤,這一舉動耐人尋味。這不免讓人回想起,在2008年喬治亞-南奧塞梯衝突問題後,也是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赴俄羅斯後,開啟了在僵局之後俄羅斯與西方的對話,直至2009年美國與俄羅斯關係重啟。

  平衡點難找,博弈還在繼續。最新的一個動態是,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18日表示,他已經簽署國會批准的對俄羅斯新制裁提案為法令。對於俄羅斯經濟而言,這無異於雪上加霜。

   俄羅斯經濟未來兩三年可能觸底

  油價暴跌、盧布暴貶,許多人對俄羅斯經濟的前途表示非常擔憂。但記者接觸到的一些熟悉俄羅斯和俄羅斯經濟的人士認為,雖然讓俄羅斯經濟恢複元氣仍需時日、仍需努力,但如果要在此時談俄羅斯經濟“崩潰”的話題,顯然也聳人聽聞。

  在18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普京表示:“擺脫當前的經濟困境,最壞的情況是可能需要兩年時間。”普京指出,或許明年一季度就會有所好轉,但不確定因素也是存在的。

  李建民研究員認為:“至少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俄羅斯的經濟形勢仍將處於底部。至於拐點什麼時候到來,還要觀望。普京説‘可能需要兩年時間’可能偏于樂觀,俄羅斯真正完成經濟轉型和提振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那麼,普京能做些什麼來將俄羅斯的經濟拽出泥潭呢?

  普京18日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俄羅斯經濟擁有樂觀的基礎來適應低油價,即使油價跌至40美元,俄羅斯也可以應付。他表示,當前油價下跌引起的經濟困境,為俄羅斯優化經濟結構提供了契機,俄羅斯可以借此實現各個行業的全面發展。李建民研究員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俄羅斯今後將繼續扶能源和軍工産業,同時積極發展進口替代産業,比如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等。

  俄羅斯還在積極開展外交突圍,努力實現能源戰略佈局多元化,為經濟紓困。除了與中國簽訂能源大單,土耳其、埃及、朝鮮、南韓、印度和伊朗等國,也都是俄羅斯積極發展的新的合作夥伴。“去美元化”也是俄羅斯政治努力的方向。

   普京掌控力依舊

  “多事之冬”,面對強人普京,國際社會不免會聯想到:經濟困境會不會危及普京在俄羅斯的地位?換言之,普京會不會下臺?

  對於這樣聳人聽聞的“猜想”,李建明研究員明確而簡單地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俄羅斯出現政權更疊是“不太容易的”。

  在18日的記者會上,也有“不嫌事兒大”的記者向普京提問:關於如果暴發“宮廷政變”,總統是否有應急方案?普京回答説:“至於宮廷政變,請放心,我們沒有宮廷,因此宮廷政變不可能發生。”普京表示,國家的穩定基於俄羅斯人民的支援。他説:“我認為,大家不會就我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內政策主要方向和我進行辯論,支援是存在的,因為人民感受到,我們,包括我在內,是基於絕大多數俄羅斯公民的利益在行事。”

  在普京召開年度記者會之前,美聯社公共事務研究中心18日發佈報告稱,超過80%的俄民眾依然支援普京。據美聯社18日的報道也稱,正當俄羅斯經濟波動較為嚴重的時候,俄羅斯民眾將總統普京視為一個“救星”,而不是“禍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