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景區私設功德箱,扇的是法治的耳光

  • 發佈時間:2014-12-19 02:30:4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論壇

  這樣的功德箱,將善眾們供奉給佛的香火,悄悄進了商業公司的私囊,實質是在“借佛斂財”,是一種詐騙行為。

  在中國,最好忽悠的錢是什麼?善款。當然,不是街頭乞討的那種。而是在寺廟裏擺幾個功德箱。

  在職業乞丐魚目混珠、真假難辨的今天,絕大部分進寺廟的中國人,是將這塊凈地當成最可信賴的施善之地的。人們一般認為,現在的寺廟已經景區化、公司化了,門票漲得也夠意思了,那小小的功德箱裏的錢,則是會乾乾淨淨地花了去的,因此不管投多投少,心總是誠的。

  但北京頭門溝千年古剎潭柘寺裏的功德箱,還是出乎人們意料地成了“缺德箱”。新華社昨天報道,潭柘寺裏70個功德箱,其中53個是歸旅遊景區內一家上市公司收錢的,成了這家公司的“搖錢樹”。這家公司為創5A景區項目計劃,將4000萬元的資金來源列為“自籌解決”。怎麼籌?在善男信女身上做文章。怎麼做?大擺功德箱。

  按照2005年起實行的《宗教事務條例》規定,非宗教團體、非宗教活動場所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獻。這些以寺院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景區及管理部門,不是宗教團體,無權設立功德箱。他們的功德箱混在正規僧團管理的功德箱中間接受捐獻,實質是在“借佛斂財”,是一種詐騙行為。

  萬分虔誠的隨緣施善,居然成為一本萬利的撈錢機會,這樣的事情並不鮮見。正因如此,2012年,國家宗教局、中央統戰部等十部門聯合發佈《關於處理涉及佛教寺廟、道教宮觀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針對“借教斂財、以教牟利”等亂象進行專項治理。但遺憾的是,就算是這樣,也沒有管住牟利者伸向功德箱的手。

  這樣的“功德箱”,設立的時候是假借佛的名義,而收錢的時候就以管理方的名義,善眾們供奉給佛的香火,悄悄進了商業公司的私囊。在人們對慈善事業心存疑慮、信心不足的當下,潭柘寺經營機構的這種掠財行為,是在佛門凈地的一種欺詐與行惡,是打著善與功、慈與德的一種暗中打劫。當信任可以在佛門被污,當善意可以在凈地被辱,人們可以想像,這樣的機構本身還會有什麼信仰,對法治還有什麼敬畏?

  事實證明,只要牟取利益的功利機構沾上了慈善的邊,佛門便不再有純粹的凈地。高漲不停的寺廟門票如此,潭柘寺裏的功德箱也是如此。如果利益機構不能撤出寺廟,那麼,請用法治照亮老闆們伸向寺廟的雙手。他們拿的是功德箱裏的錢,扇的是法治的耳光,更是扇向善眾們的耳光。他們不怕別的報應,就讓法治回報他們。

  □劉雪松(媒體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