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個國家級神經修複學學術組織成立

  • 發佈時間:2014-12-18 01:31:2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健康提醒

  脊髓損傷有可能恢復?漸凍人有望好轉?卒中後遺症還能改善生存品質?這些在十年前被專家認為“無法治療”的疾病目前已經出現轉機。11月底,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複學專業委員會宣佈成立,該委員會聚集全國神經修複學專家,將建立神經修複學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培養神經修複學專業人才,同時舉辦學術會議,推進神經修複學研究。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賀西京説:“以前,一些權威專家、哲學家、社會學家都認為中樞神經不可能修復,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國內外都有病例顯示,通過細胞治療、神經調控(磁電刺激、腦機對話)、藥物、生物工程和組織工程、神經修復手術等治療手段可以修復損傷區神經,恢復部分功能。”在成立大會上,專家們分享了部分病例。比如,經過神經修復治療,一些晚期完全性脊髓損傷(截癱)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站起來或走路已不再是夢想;運動神經元病(“漸凍人”)、老年癡呆症等變性疾病,在一段時間內逆轉或穩定進行性的神經功能惡化已成為現實;卒中後遺症患者,不斷提高生存品質已成為可及目標;腦癱患兒則能不斷改善智力和提高自理能力。

  該學科臨床治療進展改變了持續千年的傳統觀念,但是目前還達不到疾病治愈的程度。很多病人慕名而來,賀西京感到痛心、無奈,“我非常想把病人治愈,但是神經修複學發展時間不長,它剛剛跨過能和不能,距離讓病人完全恢復正常,還需要長時間的不懈探索。”一般來講,通過治療,脊髓損傷可改善病人的部分功能,比如手可以拿東西,可以在一定輔助下站立或走路,可以控制大小便。“我們對神經內在活動規律的認識還比較淺,掌握的方法還有限,目前正處在探索過程中,”賀西京告訴記者,“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成立神經修複學專業委員會,希望匯聚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共同探索醫學的新高峰。”

  神經修複學創立人、國際神經修複學會創始主席黃紅雲教授告訴記者,神經修復研究歷經百年,它是在否定中探索、在摸索中孕育,而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神經修複學則是在質疑聲中誕生、在激辯中成長、它也必將在討論和支援中壯大、成熟。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複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將促進這一新學科在中國的發展,保持中國在世界上繼續保持在這個學科的領先地位。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首家神經修複學研究所已經在北京武警總醫院成立,神經修複學創立人、國際神經修複學會創始主席黃紅雲擔任名譽所長,他期望利用武警總醫院的醫療資源,和神經修複學的臨床治療科研優勢,探索更有效的神經修復方法;同時推進臨床治療標準化;培養、培訓專科醫師隊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