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他用放療為患者撐起一片天

  • 發佈時間:2014-12-18 01:31: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李 穎

  ■醫者仁心

  “肺癌之所以難治,主要是因為發現得晚。在醫學上,肺癌分為四期,在中晚期之前都有治愈的機會,但如果發現時就已經是中晚期,就可能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院長,放射治療科教授王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肺癌目前還是以手術為主的多學科、規範化綜合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的唯一途徑。

  放療不再只是“配角”

  作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王平表示,手術、放療、化療,再加上新興的靶向治療,構成了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治療癌症的四駕馬車。

  “手術切除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王平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放療能達到和手術一樣的效果,且創傷和副作用更小。早期肺癌採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可以達到與外科手術同樣的效果。“在當今癌症的治療中,放療不再只是‘配角’。”

  王平指出,隨著醫學技術和先進設備的迅猛發展,放射治療早已進入“精確制導”時代,劑量聚焦性越來越好,定位越來越準確,這也給治療方式帶來了不小的變化。過去因為放射精度差而不敢給予過高劑量,致使對癌細胞的打擊力度減弱。現在定位精準了,不但可以把放射線全部集中在腫瘤上進行大劑量攻擊,減少放射次數,而且對周圍正常組織的保護更好,損傷更小。

  放療可達精準治療效果

  “目前很多大眾對放療依然比較陌生,認為沒有辦法才用放療,其實放療應該在腫瘤治療中往前移。”王平解釋説,隨著科技的進步,包括影像技術、放療技術、電腦技術等的全面進步,放療已經從一個常規的火炮時代變成精確制導導彈的時代,自然它的作用就發生了新的變化,“在醫學的發展進程中,隨著時代的進步,疾病治療的觀念要相應更新,應該選擇對患者最有利方法,使患者整個治療過程獲益最大,創傷最小,才是嚴格的科學發展觀。”

  另外,公眾對放療大夫理解不太多,實際上放療大夫掌握的知識面要更廣和更全面。

  王平指出,現代精準放療起步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很多醫院還沒有專門的放療科,治療也尚待規範。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靶區的確定,要完成一個優秀的靶區設計,平均需要耗時3—7天,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根據腫瘤的變化不斷修正。“這需要放療醫生對外科、病理、影像、電腦、物理等相關知識都要有所了解。”

  癌症治療需要“全局戰略”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就是各自專科和各種手段,都爭先想解決自認為屬於自己專業範圍的問題。如胸外科專家看到一位肺癌患者,首先想到的是手術切除,即使不耐受,也會在他所熟悉的“圈子”內另尋他法,如腔鏡下手術或其他微創治療等。又如超聲專家在發現小肝癌時,第一反應是想用射頻消融把腫瘤消掉。

  同樣,患者在初診時會遇到不同專業和掌握不同治療手段的醫生,這裡就存在著諸如專業知識不對稱、選擇手段的盲目性等問題,從而造成“患者一旦挂錯了號,走錯了門,結果不可挽回”的怪圈迴圈。

  “肺癌治療有一定的操作規範,但是真正到每個病人的治療,肯定是個體化的實施。”王平表示,不是每個病人按照指南都一定要術後放療,應該根據每個病人的全身狀態、病理類型、有無其他疾病等,個體化選擇性進行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也是一樣,需要檢查患者的基因表達進行選擇。

  人才培養任重道遠

  2011年,王平履新天津市腫瘤醫院院長,開始執掌這家有著輝煌歷史,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在他看來,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模式很多。可將各相關學科的醫務人員匯聚在一個科室,共同為腫瘤患者提供診療服務,此種模式在綜合醫院的腫瘤科比較常見。此種模式的關鍵在於建立協調、合理的分配機制;則是建立固定時間、固定頻率的定期會診制度。這也是國內外現行的最常見模式。

  身為醫院最高決策者,王平認為,一個學科的發展,並不局限于一家醫院,而是整個國家。目前中國約600萬人患有腫瘤疾病;很多大城市的發病率中,腫瘤都高居榜首,並呈逐年遞增趨勢;而國內腫瘤領域的高端醫院僅有幾家,縱使是天津市腫瘤醫院,每年也僅能接納5萬—6萬人次的患者;天津市的新發病患者,醫院僅能收治1/3。而對於其他腫瘤專業醫療機構診療的規範性,他也表示擔憂。

  “單憑幾家醫院的一己之力,已無法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當務之急是從源頭培養更多的人才。”在王平看來,大醫院積累的病例數量大、經驗豐富、與國外交流密切、掌握最新技術較快,理應承擔這一責任。“我們不能單單收治患者,更重要的是引領建立專科規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