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連推22項重大金融政策:鬆緊有度效果顯現

  • 發佈時間:2014-12-17 18: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魏晞)65歲的賀維超和曹雲霞,在江蘇徐州銅山區經營著現實版的“開心農場”:112畝土地、70個種滿各種葡萄的陽光大棚;兒子賀尚,這個在揚州學習工商管理的90後,去年大學畢業也回家當起了“開心農場主”。

  相比一輩子務農的父母親,賀尚健談得多:“現代農業是個機會!現在金融支援農業的政策多,貸款比過去容易。有了資金支援,家庭農場就能擴大規模,出更多效益。”

  讓賀尚“貸款比過去容易”的,是中國官方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相繼出臺,使金融機構加大了對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

  這些政策已然顯效。賀尚的家庭農場,正是通過新政策拿到了農業貸款,不僅規模擴大,還帶動村裏一百多戶加入農場共同致富。談起一年收入,賀尚略有些靦腆地説,“幾十萬吧,比過去自己單幹種糧強”。

  2014年三季度末,中國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餘額為22.9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7%。賀尚所在的江蘇省,到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7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貸款支援,貸款餘額404.8億元。

  本屆政府上任以來,金融改革舉措不斷。仔細梳理,自2013年3月底以來,已有22項重要金融政策陸續出臺。其中既包括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定向滴灌”,也有推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等廣受關注的改革深化措施;既有打破“玻璃門”批准民營銀行入場、擴大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的“松”,也有防範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之“緊”。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松奇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本屆政府上任以來,金融改革朝著“讓市場調節”的方向走,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譬如存款保險制度,一經推出,將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做好制度性鋪墊。”

  同時,利率市場化的步伐也在推進。在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後,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推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有利於提高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發揮資金價格的信號作用,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作用。

  “總的趨勢是,中央政府積極推進各項金融改革,地方也有積極性。但金融領域進一步簡政放權,還有空間。”王松奇説。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表示,近年來中國金融改革取得的進展相當大,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開放這些措施的出臺和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

  其中,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2013年3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與巴西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涉及資金12970億元人民幣。此外,中國政府還持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並不斷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

  周景彤認為,人民幣國際化近期發展勢頭和取得的進展遠快於市場和各方預期。人民幣海外存量規模、離岸市場建立、啟動更多人民幣清算行、與多個經濟體簽署本幣互換協議等,都是標誌性事件。政府需要做的,是在保持良好勢頭的同時,密切關注貨幣國際化可能引起的問題和風險,做好與其他國家在貨幣互換、離岸中心建立中政策法規、人才的對接。

  談及廣受關注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周景彤認為,雖然眼下只剩存款利率還未放開,但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並非只差“臨門一腳”,相反,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推進。從政府角度,要做好利率市場化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正式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建立金融機構退出機制等;對金融機構和企業來説,一旦利率變動成為常態,也將面臨管控利率風險這一挑戰,要充分管控、利用、配置、分散利率風險,市場各個主體都需要適應時間。

  2014年,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兩次聽取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彙報,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和工作方案。對此周景彤認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舉措已經起到成效,但還未完全達到預期效果,關鍵是要實現各金融市場之間利率充分聯動。“民營銀行試點、利率市場化、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力發展國債期貨等,都是在同一原則下的不同舉措,相信下一步效果會進一步顯現。”(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