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券商補充資本各顯神通 民生證券擬近年IPO

  • 發佈時間:2014-12-17 17:41: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2014年行將結束,證券公司未來數年的資本補充情況和發展規劃日漸清晰,“資本金”成為券商未來發展和競爭的關鍵詞。

   昨日晚間,泛海控股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控股73%的民生證券,擬在2015 年增資擴股 20 億元左右,並且計劃于2016 年或 2017 年 IPO 上市。作為含金量頗高的券商“影子股”,泛海控股受此利好影響,在今日大盤大幅震蕩的情況下,漲幅依然逾5%。而從今年4月份以來,泛海控股股價漲幅已經超過140%。

   實際上,民生證券的上述規劃,只是應監管層要求作出的最新披露的最新一例,但依然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隨著創新業務的比重日漸上升,券商資本充足情況也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領域。日前,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分別發佈了《關於鼓勵證券公司進一步補充資本的通知》和《證券公司資本補充指引》,要求各證券公司于2014年12月31日前向中國證券業協會報送切實可行的未來三年資本補充規劃。

   記者獲悉,近日,多家券商響應監管要求,披露了相關資本補充情況和規劃,券商之間的競爭也在此悄然展開。

   據記者了解,中信證券有關部門正在擬訂公司2015至2017年資本補充規劃,公司未來計劃通過監管部門允許的方式進一步補充資本,不排除未來三個月內籌劃發行股份補充資本的可能性,但發行股份方式、時間節點及規模仍具有不確定性。

   興業證券也是類似情況,公司不排除未來三個月內可能籌劃有關發行股份事宜,目前,公司已對發行股份事宜進行了研究討論。

   此外,一些券商“影子股”,也陸續披露了旗下證券公司的相關情況。12月16日晚間,泛海控股發佈公告稱,民生證券未來三年的資本補充規劃是,擬在2015 年增資擴股 20 億元左右;2015 年通過發行長期次級債增加凈資本不少於 4 億元;增資擴股後發行長期次級債增加凈資本不少於 6 億元;2016 年或 2017 年 IPO 上市。

   記者獲悉,民生證券的這一規劃,是根據自身經營發展狀況,認真評估測算了未來三年可能的業務發展規模,以確保在不同壓力情景下符合監管要求和風險可測、可控為前提而制定,並確定了重度壓力情景下所需資本的補充規模和補充途徑。

   今年3月底,泛海控股宣佈,收購控股股東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和第二大股東泛海能源投資合計持有的民生證券73%股權,正式涉足金融業務,搭建完成“地産+金融+戰略投資”跨行業的資本運作平臺。

   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市場行情火爆以及券商新興業務發展迅猛,券商股的股價表現極為搶眼。上述發展規劃的披露,更是給市場吃了“定心丸”。綜合作用之下,不僅中信證券等正宗券商股漲幅可觀,達到150%,券商“影子股”同樣表現不俗,控股民生證券的泛海控股、參股國信證券北京城建,漲幅都在140%以上。

   實際上,根據監管層要求,以及券商自身的發展境況,近期以來,圍繞資本補充,不少券商開始展開資本運作。

   華泰證券于11月底宣佈,公司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此次發行的H股股數不超過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0%(超額配售權執行前),並授予簿記管理人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權。西南證券控股股東重慶渝富正在籌劃轉讓公司部分股份,原因是“資本市場回暖,券商行情看好,此時再融資或引入其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正當其時”。此外,包括國泰君安、東方證券等多家券商正在IPO排隊,國信證券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安信證券借殼中紡投資上市。

   上海一位券商高管對記者分析:“近年來券商創新業務發展迅速,融資融券、股權質押等業務都需要佔用較高的資本金,一味債權融資將造成較大的財務負擔,也限制了公司規模的進一步做大,這也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因此,資本金的充足率,以及如何通過更低成本的方式補充資本,也成為券商共同思考的問題。”

   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在2015年投資策略中也指出, 2015年是券商的大年,券商業務不斷拓寬,盈利模式實現多元化,業務進入規模化階段。資本仲介、投資、做市商、資産證券化將是行業發展新引擎,市場紅利賦予券商新空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