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窮山弄”變身“黃金旅遊圈”

  • 發佈時間:2014-12-17 00:32: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種不了改搞旅遊,我們這窮山溝也能成為‘金窩窩’。”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弄拉屯旅遊專業合作社社員李華敏説。自從前年從廣東回家加入旅遊合作社以來,李華敏不僅住上了3層半的樓房,和妻子在合作社打工及分紅一年也有六七萬元收入。

  李華敏所在的馬山縣屬典型的大石山區,少地、缺水的自然生態讓百姓生活十分貧窮。近兩年來,當地轉變扶貧思路,充分整合獨特的地理、生態、農業、文化資源,積極創新機制引導農民創建旅遊專業合作社等,將一個個窮山弄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旅遊區並形成“旅遊圈”,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新路。

  2008年底,在致富帶頭人李榮光的帶領下,弄拉屯100多名村民成立了廣西第一個旅遊專業合作社,所有社員全部搬遷,統一建房居住,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地量化入股參與開發經營合作社,發展生態休閒旅遊。

  記者近日來到距離馬山縣城25公里的弄拉屯。一路上,以往的崎嶇土石路已經變成了六七米寬的平整水泥路,屯口建有一個約10米高的大門,山腳建有一個石漠化治理展覽館,旅遊服務中心正在裝修之中,環繞弄場的石山上,柏樹、椿樹、榕樹、竹子、枇杷等各種樹木鬱鬱蔥蔥,配合四週縈繞在雲霧中的山峰猶如人間仙境。

  雖然尚未完全開放,但弄拉已受到旅遊者的青睞,僅今年“十一”就吸引遊客3萬多人次。據當地相關部門預計,到2015年弄拉旅遊區全面開放後,年接待遊客量將保持在20萬人次以上,年營業收入也將達到2000萬元以上。

  馬山縣委書記李兵介紹,馬山不僅有著優美而獨特的自然風光,民間民俗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獲得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會鼓之鄉”等稱號,還是“中國黑山羊之鄉”,綠色健康的黑山羊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發展旅遊具有優越的資源稟賦。

  在弄拉屯之外,馬山縣很多鄉鎮村屯也利用當地獨特的地理、生態和文化資源,打造出一個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熱點。

  在古寨瑤族鄉本立村古朗屯,當地大力發展山區特色農業金銀花和竹子種植,並成立了山銀花合作社,建廠生産金銀花茶,迅速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古寨鄉還依託古朗屯舉辦金銀花節,開展“唱、賞、採、品、種”金銀花等活動,每年都吸引遊客數萬人,銷售農特産品總額數十萬元。古寨鄉鄉長藍偉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打造“金銀花公園”,並建設具有民族風情的瑤寨,讓遊客能有更加豐富的體驗。

  樂平村水井屯擁有優美的峽谷等風光,一到週末就有很多驢友自駕前來觀光、露營。優美的生態環境也吸引了旅遊開發企業的投資。為此,村民們成立了合作社,準備和企業共同組建旅遊開發公司發展農業休閒旅遊,合作社以土地入股,佔20%的股份,並由2名村民出任公司董事。

  據介紹,馬山縣將著力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生態旅遊,突出打造自然景觀特色品牌,適度發展農家客棧及露營基地,打造一條匯聚生態養生、文化科普、宗教祈福、休閒娛樂項目的“黃金線路”和“吃住行遊購娛”一站式時尚生活基地。“我們將在這些‘最窮的山弄’上打造出最美的景點,構建起一個獨具特色的環弄拉生態旅遊區,尋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群眾致富共贏之路”。李兵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