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銀協:銀行家對未來的銀行資産品質擔憂有所上升

  • 發佈時間:2014-12-16 19:0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陳康亮)1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中銀協)在京發佈《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4)》(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受訪銀行家對未來的銀行資産品質擔憂有所上升。

  《報告》指出,銀行家對未來的資産品質擔憂有所上升,儘管仍有超過六成的銀行家認為其所在銀行未來三年不良貸款率將維持在1%以下,但預期不良率在1%-3%的銀行家佔比也達到三成左右,與去年調查結果相比,上升了約5%。

  所謂不良貸款,按照中國國內的監管規定,商業銀行應按照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關注類貸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産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貸款五級分類的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往往意味著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借款。

  根據官方的數據,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766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季末增加725億元,連續十二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為1.16%,較上季末上升0.09個百分點,亦創近四年新高。

  《報告》指出,從2014年上市銀行的半年報來看,銀行信貸資産品質下行趨勢明顯,不良貸款額及不良貸款率出現雙升,而且逾期率增速明顯快於不良率,兩者差距的擴大,揭示未來銀行信貸資産品質令人擔憂。

  從行業角度來看,房地産市場調整和淘汰過剩産能帶來的風險最受銀行家關注,分別有73.7%和65.8%的銀行家認為在2014年及未來三年“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産品)和房地産行業最可能出現不良率偏高的情況。

  從地域來看,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依然是銀行家關注的重點區域,未來一段時間內不良率上升可能性最大,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整體回落、融資性擔保鏈斷裂風險和民間融資風險都是主要誘因。

  面對當前不良貸款的反彈,銀行家一方面認為應加強貸前調查,有效識別風險過高的地區、行業和企業來防範不良貸款反彈,同時加強貸後的持續監測,跟蹤和監控貸款資金流向也是重要措施;另一方面還應制定合理的不良貸款指標,積極推進落實“雙控”管理量化方法,進一步完善抵質押等風險緩釋手段。

  《報告》由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普華永道推出,由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副所長主持實施。報告從銀行家視角反映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動向,今年是第六年發佈。

  據悉,此次《報告》共收集了來自6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181位銀行家的調查樣本,完成了針對6個專題共計7位銀行高管的訪談工作,包括銀行組織架構調整、大型銀行國際化、商業銀行資産管理業務、網際網路金融、民營銀行及城商行上市後再起步等專題,歷時近9個月完成。(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