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袁宇:讓實驗室與企業“化學反應”的大學教授

  • 發佈時間:2014-12-15 01:31:0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揚州大學,有人稱“袁宇是一位走出實驗室對接大市場的大學教授”。事實也是如此。1976年出生的袁宇,現在是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手性配體催化的不對稱有機反應的研究及其在醫藥、農藥中間體的合成應用。

  從事化學研究的人都知道,實驗室産品和生産産品完全是兩回事,很多實驗室出的好東西根本無法推上生産線。在配體催化方面,目前的絕大多數不對稱催化反應還遠不能滿足要求,催化劑的選擇性、效率、反應速率、價格、反應條件等許多方面還有待進行改進,特別是催化劑的效率和價格問題,成為制約其工業應用的瓶頸。這也正是袁宇一直想進入企業解決的問題。

  儘管袁宇已發表高品質學術論文30余篇,參與編寫專著一部,參與編寫教材兩部,申請專利3項。理論的研究很多,但如何將其應用於實際並轉化成生産力,那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實驗室裏做出一種好的催化材料,證明它有用,寫篇論文發表就結束了,最多再申請一個專利。”袁宇説,實驗室與企業一線的差異,讓他們的大腦也産生了“化學反應”:與企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2年前,江蘇省開展博士教授進企業活動,袁宇被聘為江蘇長青農化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去工廠的次數越多,袁宇越是明白:真正的産學研結合,對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和經歷背景有很高要求。2012年,袁宇開始主持長青農化省級研究生工作站。到2014年6月,已有6位碩士研究生在站內學習工作,4位碩士研究生從該站畢業。

  “研究工作站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結合長青農化的實際需求,減少了企業的再培訓,提升了企業的實力。”袁宇表示,搞應用科學的,一定要追求應用在理論上被證明為可用的産品、方法,到底在生産一線可不可用。“化學化工産品就是一柄雙刃劍。”長期從事有機合成等研究的袁宇舉例説,如果沒有農藥,農作物的産量只有現在産量的三分之一,但在農藥生産過程中産生很多有毒有害物,對環境極不友好。“可不可以用別的催化材料阻止有毒有害‘副産品’産生?有沒有可能讓整個催化過程都不出現有毒有害物質?”

  今年,袁宇和他的團隊獲得江蘇省企業博士集聚計劃的資助,專門從事基於碳氫鍵活化的農藥小分子環境友好合成的方法學研究,讓化工生産實現清潔化、綠色化。他的團隊在研發農藥時也盡力做到高效、低毒、低殘留,在生産過程中減少“三廢”産生,同時做好資源的迴圈再利用。

  “雖然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希望能為綠色環保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希望我們的子孫能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去小河裏捉魚,渴了就捧口河水喝喝。”談到未來,袁宇充滿希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