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瘋牛季之雞犬升天記

  • 發佈時間:2014-12-15 01:29:3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股市“瘋牛”疾馳而至!這讓銀行有些撓頭,正趕上攬儲季,銀行卻眼見著儲蓄瘋狂外流。著急的還有近一段時間風頭正盛的P2P平臺,投資標的秒搶即光的光景也一去不返……不過,“瘋牛”有傳染性,霎時間,幾乎所有的理財産品都開始掛鉤股票,頗有一種讓瘋牛跑得更遠些的架勢。

  理財感染“瘋牛病”!

  “現在什麼理財最火,當然是沾了股市的産品啊”

  “現在什麼理財最火?當然是沾了股市的産品啊。”説起當下的理財市場,一位金融從業者告訴北京晨報記者,進入第三季度後,A股市場回暖,尤其是最近兩周,股市更走出了一波大幅上攻行情,眼下,無論是銀行理財信託、基金,還是網際網路金融,都在這牛市裏“看帆轉向”了。

  一向沉穩的銀行理財終於按捺不住了,開始祭出股票型銀行理財來拉高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實際上,在降息之後,銀行理財收益已經有下降趨勢,再加上股市幾個火熱的漲停板,銀行坐不住了,紛紛推出掛鉤股市的銀行理財産品,門檻很低——5萬元就成,但預期收益率卻高——能高達12%。

  不光是銀行積極向股市靠攏,連本來就很熱的P2P也推出了配股P2P平臺——想炒股嗎?我給你融資!高達15倍杠桿的P2P配資比例,讓不少銀行人士驚呼“逆天”,但樂在其中的P2P行業卻並以為然,畢竟面對這樣瘋狂的牛市,錯失良機才叫人更加痛心疾首。

  不過,抱有這樣幻想的人,在上周的“喜大普奔”中得到了教訓,週二股市的“劇震”讓人冷汗直冒。劇震也有受益者,其中就有P2P平臺。據相關監測,當日收盤前,部分P2P平臺的投資人趨於活躍,産品募集速度明顯加快。銀客網總裁林恩民認為,前期股市大漲吸引了部分P2P市場“投機”資金外流,如今的暴跌導致部分股民出現恐慌,而P2P穩定、安全的特性得以彰顯,不排除股民撤資回歸P2P避險的可能。

  一家P2P平臺工作人員甚至還向記者透露,就在上週二,平臺還接受了一筆超過千萬的投資,“之前最大的也就百萬級,沒想到那天竟有這麼大的投資手筆出現。”由此看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不少P2P平臺老總紛紛表示,股市瘋牛對P2P行業影響不大了。

  600%年化收益?

  原來是忽悠!

  “投資的是高風險的二級市場,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風險”

  “賺錢神器計劃來襲,年化收益率24%到600%。”一條誇張的廣告詞呈現在電腦螢幕上。近日,一家知名網站推出了名為“理財師”的平臺,稱將幫助投資者在股市中贏得更高的收益。

  北京晨報記者在“理財師”網站上看到,有不少理財計劃的預期收益率高達30%以上,一個期限為3個月的計劃,網站標明其收益率為50%,折合年化收益率則高達202%,購買價格為500元。而一個1個月期限的計劃目標收益達到40%,折合年化收益高達486%。

  平臺客服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平臺賣的並非理財産品,而是具體的投資計劃。平臺上的理財師都是各大券商的註冊理財師,在購買了計劃之後,理財師給出客戶一個具體股票操作的方案:即理財師在A股中的操作,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客戶,客戶可以跟盤,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放棄跟投操作。

  “我們並不干涉客戶投資,只是給出理財師投資的軌跡,讓他們自己選擇,而購買價格相當於諮詢費。”客服表示,如果最終理財師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收益,平臺承諾退還諮詢費。

  不過,有理財師提醒投資者,這些投資計劃不是理財産品,投資的是高風險的二級市場,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風險。“一些操作風險會很大,投資者也不能盲目跟盤,需要自己對股市有一定判斷力。”

  抵押房産貸款炒股?

  這是違規的!

  “房産抵押貸款資金,不能投入股市”

  把房産抵押給銀行,就能貸款炒股?最近,這樣的傳言比比皆是。不過,銀行表示,抵押房子貸款炒股不僅不靠譜,還是違規的。

  “房産抵押貸款業務的確有,但貸款出來的資金,卻不能投入股市。”一位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信貸人員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監管部門此前規定,銀行貸款需要貸款人提供貸款用途,但用途中已將炒股列為禁止貸款的黑名單。在今年年初,銀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防範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證券公司業務往來相關風險的通知》,明確禁止信貸資金被挪用入市,如果發現違規貸款,銀行對此應負全部責任。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確實有個別人從銀行貸出款用於投資股市,“這多發生在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上。”這位業內人士説,買車、旅遊等都算個人消費,通過一些特有的途徑,錢可以最終投向股市。

  實際上,在提交貸款用途時,投資者往往寫明是再購房、裝修等用途,但其實用於炒股。這也曾導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量出現了大幅攀升。有些銀行的貸款量比平時增長數倍。

  不過,在投資人眼裏看來,向銀行借錢炒股,似乎並非最明智的選擇。“那還不如融資融券方便。”一位投資人説,“融資融券的利率也不過8%,不比銀行貸款的成本低?銀行消費金融的貸款利率怎麼也要10%以上。”

  晨報記者 姜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