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原油期貨獲批 中國將加入亞太原油定價權競爭

  • 發佈時間:2014-12-12 23:15: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2月12日電(記者陳雲富、劉雪)中國證監會12日表示,內地首個國際化的商品期貨品種——原油期貨獲得上市批准。證監會將會同相關部委發佈與原油期貨相關的各項配套政策和管理辦法。

  這意味著在履行完必要程式後,原油期貨有望最早明年上半年在上海自貿區面向全球開始交易,正式加入到亞太時區原油定價基準的競爭中。

  作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貨交易市場,原油期貨基本上是內地最後一個上市的國際成熟商品期貨大品種。此前,內地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已經上市了包括鐵礦石、銅等40余個重點品種,年交易額超過100萬億元。

  “原油期貨遲遲未能上市,一方面原油本身是政治、外交、軍事以及經濟博弈的重要籌碼,市場較為複雜;另一方面原油期貨的設計寄予了多項金融市場改革的突破。”業內人士表示,原油期貨的方案體現的是國際平臺、凈價交易和保稅交割三原則,境外投資者如何參與內地市場、貨幣的兌換、海關監管以及稅收政策等都需要一步步明確。

  事實上,近年國際能源供需格局和貿易格局的巨大變化,使內地對原油期貨的需求已越來越急迫。由於頁巖油氣革命的影響,全球市場影響較大的兩大基準市場紐約油價和倫敦北海布倫特油價逐漸成為了區域性定價基準,更多反映北美和歐洲地區的市場情況。

  “美國的能源自給能力不斷增強,歐洲地區的消費水準停滯不前,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石油消費比例則不斷上升,形成了能源消費市場東移的新格局,但亞太地區卻缺乏一個權威的市場定價基準。”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總經理褚玦海説。

  安迅思中國區副總裁廖娜也表示,中國亟須一個反映自身真實需求的石油價格。目前中國的原油進口參考倫敦布倫特油價,但這對中國來説太偏遠,而中東産油地迪拜市場的阿曼原油交易量較小,活躍性不足。中國每年原油進口量超過2億噸,市場需求旺盛,龐大的市場意味著中國上市期貨交易擁有眾多的買家和賣家。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阿格斯中東-亞太原油與液化石油氣副總裁亞歷杭德羅·巴巴荷薩表示,中國目前主要有16個原油進口源,大多參照北海布倫特油價定價,但是作為全球重要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中國有能力打造一個可以輻射整個亞洲甚至世界的石油基準價格。

  此前,在亞太時區包括日本、新加坡以及迪拜等均先後建立了相應的石油期貨,但到目前真正有影響的基本僅新加坡市場和迪拜市場。“尤其是迪拜市場,交易量逐漸放大,但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市場交易的原油有40%最後都流向了中國。”業內人士表示。

  在業界專家看來,原油期貨也將是內地目前正在加大原油儲備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具。

  “石油期貨市場的發展能吸引社會資源參與交割庫的建設,這些倉儲設施一定程度上就等同於商業儲備,成為我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原油儲備需要定期輪換,原油期貨能為戰略石油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輪換提供套期保值工具。”中國石油大學教授王震表示。

  “在目前國際油價大幅下挫的背景下,上市原油期貨也是一個較好的時點。”中化石油總經理助理武文龍認為,當前國際油價處於相對低位,首先對投資者而言就是成本較低,這無疑有助於活躍市場的交易,逐步提升未來價格的影響力。

  “中國期貨市場有良好的基礎,為中國原油期貨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不可否認,近幾十年全世界先後有十多個原油期貨品種出現,真正成功的卻寥寥無幾。”迪拜商品交易所首席執行官托弗·菲克斯説。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原油期貨未來仍需要不斷積攢人氣,打造品牌,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才能夠真正形成國際影響力,提升中國在全球石油市場的話語權。

  上海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全面支援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與各方進一步協商,在配套政策出臺的情況下,做好市場組織、規則制定、技術系統、投資者教育等工作,確保原油期貨順利推出和平穩運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