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改革撐起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12 16:36: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林建楊)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1日閉幕。會議首次以大篇幅闡述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九個趨勢性變化。

  今年的會議,正值國內外經濟局勢發生變化之時,具有重要的“節點”性意義。會議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要加快行政審批、投資、價格、資本市場等領域改革。

  會議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最表面的特徵是經濟增速放緩,但是它更重要的內涵是增長品質的提升和經濟結構的優化,以及經濟驅動力的調整。新常態,從國家領導人今年5月第一次提出至今7個月,已成為治國理政的新理念和決策依據,也成為國內外輿論的共識。

  進入新常態,是因為老路走不通了,這也是各界的一個共識。“老常態”之下,中國經濟30多年裏實現高速增長,主要驅動力包括人口紅利、投資等。進入新常態,中國能否扛住經濟下行壓力,能否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取決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取決於各級政府能否把提出的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取決於中國能否用改革紅利替代人口紅利。

  過去數年,輿論責難中國經濟發展方式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投資的過度依賴。2003年至2011年,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25.6%,2012年增速下降至20.6%,2013年為19.6%,2014年前三季度則進一步下滑到16.1%。顯然,投資增長速度明顯下滑,不過也導致整體經濟增速下滑。可以説,投資增長乏力是拖累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也是未來一段時間經濟下行風險的主要來源。

  新常態下,中國提出要“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並指出了一些新的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同時,要讓民間資本願意進入社會類基礎設施等領域,且投資有收益、有回報,政府需要消除投資障礙,還需要解決提供什麼項目、採用何種方式合作投資、如何保證有穩定的現金流、如何定價和收稅等諸多問題。

  除了投資增長乏力,融資瓶頸約束凸顯、企業生産經營依然困難等經濟運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矛盾,都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改革是最大動力,改革也是最大紅利。2014年是“深改元年”,包括簡政放權、財稅、金融、國有企業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成效正日益顯現,助推結構調整,激發市場活力,也促進民生改善。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就業不降反增,重要原因是改革發了力。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開門的第一件大事。今年前11個月,35次國務院常務會議,25次提到簡政放權。截至11月底,國務院先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已超過700項。商事制度改革促使企業準入的門檻低了,極大地調動了全社會創業、興業的熱情。3月至8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新登記註冊企業同比增長61%,出現“井噴式”增長,帶動1000萬人以上就業。

  簡政放權加上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中國迎來了新一輪創業浪潮。在中關村、張江、東湖等眾多科技園區,正在實現一種聚合創業,並以創業帶動創新。創業者越來越年輕,創業空間越來越廣闊,風投也越來越活躍。新一輪創業浪潮,正在成為穩定中國經濟增長、撐起新常態的重要引擎。

  過去35年裏,改革撐起了每年9.8%平均增速的“老常態”,讓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如今,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中國才能確立“就業可充分、企業可營利、財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風險可控制、資源環境可持續”的新常態,為又一個35年打牢地基。

  對中國來説,過去快速發展靠改革,今天的增長動力靠改革,未來長遠發展也要靠改革。這是一個改革的年代,很多問題的答案是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