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宋莊
- 發佈時間:2014-12-12 10:51: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主流對"當代藝術"並無好感的當下,在宋莊"艱難度日"的這樣一群人,他們如何自處?他們又如何重生?
二十年前,一百多位畫家因為夢想聚集在這裡,開創了宋莊的歷史,他們以當代藝術起步,形成了這裡獨特的藝術生態,2006年,宋莊文化創意産業區成為北京首批文創産業集聚區之一。二十年後的宋莊,已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盛名遠播的藝術區,如今這裡匯集詩人、音樂家、雕塑家、設計師,他們在希望與夢想裏沉迷,也在質疑與迷茫中前行。
在主流對“當代藝術”並無好感的當下,在宋莊“艱難度日”的這樣一群人,他們如何自處?他們又如何重生?上上國際美術館館長李廣明,是最早來到宋莊的第一批人,他2005年創建了宋莊的第一個美術館,也見證了宋莊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四維時代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總經理潘桃、資深策展人田軍,多年來為繁榮宋莊汲汲奔走。在他們眼裏,宋莊的未來在哪?
記者:宋莊發展到今天,可以説是天翻地覆,從剛開始少數人為了安靜的環境聚集在這裡,到現在形成一個龐大、複雜的體系,是什麼原因讓宋莊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潘桃:藝術家來這裡是為了實現他們的夢想,這無形中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宋莊的優勢在哪?他們來到這裡,不僅僅是在創造藝術,也是在藝術的生活。我曾經去過一個畫家的屋子,這個畫家已經半年沒有創作,我問他,你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不畫畫?他説,你認為我每天一拿起筆就是創作嗎?其實我到宋莊來,就是一種生活狀態,我所有的生活過程,就是我的創作藝術,我感受著我的生活。
李廣明:我們可以通過宋莊看見整個中國的藝術發展。上上美術館是宋莊的第一個美術館,這時候宋莊才開始産生多元的局面。美術館要辦各種展覽,匯聚各種風格、各路流派,通過展覽,也給宋莊帶來了人氣。如今,1萬多名藝術家聚集在這裡,應該説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記者:在你們眼裏,宋莊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李廣明:宋莊好比當年的延安,這是一個最有生命力、最鮮活的地方。當藝術一旦進入到機制裏的時候,將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墨守成規,它的鮮活性就死亡了。
潘桃:傳統藝術已經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模式。宋莊以原創藝術為主,是不可複製的。宋莊以當代藝術起家,當代藝術有很多人看不懂,有什麼動靜政府就很擔心。但是藝術是需要突破的,當代人的審美需要藝術家去突破,通過藝術家去思考,對社會進行反思,對大眾生活狀態進行提煉,當代藝術反映的就是當代的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
記者:宋莊作為中國最大的當代藝術家陣營,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當代藝術階段性巔峰已經過去,甚至成了人們避之不及的藝術,那麼,未來它該怎樣生存和發展?
李廣明:我曾經給某區政府官員上過一堂課,題目叫“收藏今天的藝術”,很多人對這個題目很好奇,其實,收藏今天的藝術也等於收藏曆史。宋莊就是不斷在誕生今天的藝術。當代藝術是什麼?今天人們的生活與時俱進,用的手機、穿的衣服,任何一件物品,都與今天發生關係,藝術也是一樣的。實際上,真正的當代藝術是轟轟烈烈發展的,在西方,這半個多世紀以來,不是簡單的一兩個樣式,而是非常多元,並充滿了正能量,給大眾轉播了普世價值,引導了人們的審美。但是中國的審美出問題了,停滯下來了,它停滯在1000年前的模式狀態之中。因為審美教育在我們的小學、中學都沒有,即便是大學也只是在片面地引導。整體來説,這是一個所有的東西,是中國教育的大缺失。
潘桃:現在如果以當代藝術去做展覽,政府都會很敏感。我們有個朋友去外地做當代藝術的展覽,當時那邊的學校故意放假,讓學生去外地寫生,意思就是不參加,他們擔心對學校的學生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田軍:確實如此,藝術需要發展,它是有靈魂的,它支撐著一個民族的脊梁。美國只有200多年曆史,它的文化都是植入文化,它的表現主義卻引領著全世界。法國19世紀是寫實主義,後來才産生印象派、立體派,義大利有文藝復興,歐洲整個體系就是不斷創新和不斷創造的美術史。他們國家的嬰兒還在懷裏抱著的時候,就在美術館裏轉,所以他們知道歷史上的每一段美術史。
記者:怎麼理解藝術支撐著一個民族的脊梁?
李廣明:杜魯門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為什麼不是美國人的衛星先上天了,而是蘇聯人的衛星先上天了。然後他召集了一批專家學者論證了一個月,得出一個結論:美國的藝術出問題了。很多人覺得好奇,怎麼跟藝術扯上關係了?其實,藝術的核心價值在於創造,杜魯門認為,美國人缺少創造精神。
潘桃:為什麼國際上總是瞧不起中國?因為中國製造太多了,我們生産的是別人的創意。為什麼歐美國家要保護藝術家?因為這些人能給他們創造價值。而中國的藝術家被閒置,企業卻是“農民設計”、拿來主義。杭州産的一塊普通圖案的絲巾只能賣到200元,但是一些國際品牌能賣到2000元,這就是藝術創造帶來的價值。
記者:公眾需要什麼樣的藝術?
潘桃:藝術是獨立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傳統藝術是大美的,從古至今都在教國畫與大美山水,人們認為只有這才是藝術。國外的小學裏面,老師是不會命題作文必須怎麼畫的,不會抹殺孩子們的創作,他們長大以後,會思考去尋找美的東西是什麼?這個孩子可能會為社會創造一個很棒的東西出來,比如蘋果手機的外形設計、一條圍巾的漂亮圖案等等。這種引導的過程是中國目前美育教育所缺失的。
田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有錢了,但是靜下來思考我們才發現,如果我們把近百年來拿來的東西全部拿走,一夜之間可能就回到明朝了。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從西方拿來的,我們固然要堅守傳統,但是不能抱著傳統丟棄創新。我們這一代如果説還能依靠這種模式生存,但是一定要引領我們的下一代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東西,要剔除腐朽,找出新的正能量,讓後人知道,一個民族的創新與創造比什麼都重要。
記者:宋莊散放的個體創作給宋莊帶來的只是名氣,卻沒有實際的經濟收入。前兩年國家對文化創意産業大力扶持,對宋莊的影響大嗎?藝術是否需要産業化呢?
李廣明:國家對文化創意産業的支援還是帶來了一定的市場繁榮,但很多藝術家覺得好像和自己沒關係,也有人質疑,産業化是否是好事?因為藝術還需要純粹性。但今天,我想應該是需要産業化的,但不能進行過度的商業刺激,盲目過度地開發會破壞這種生態。
記者:宋莊的藝術家生存很艱難嗎?
李廣明:在中國當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很尷尬,沒有工資,也沒有基本的保障,國家怎麼面對這一幫能夠創造財富的人群?沒有文化,一個人是什麼人呢?一個國家是什麼國家呢?我們需要給藝術家創造更好的創作空間,因為國家需要這樣一批人為去創造精神財富,乃至轉化為物質財富。
潘桃:藝術機構也在探討企業與藝術家如何搭橋。目前,很多企業想到了要藝術家為企業服務,提升産品品質。藝術本來是可以讓社會進步的,僅僅是拿來主義,中國就會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本土創意。
田軍:宋莊精神是什麼呢?他們來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發財,但他們的創新精神要得到尊重,要叫真正的藝術家站立起來,只要有課堂、有窗口,他們就能有自己的舞臺。
記者:公眾需要什麼樣的宋莊?
潘桃:我們常説一句話,藝術館開幕的當天就是閉幕的當天。作為策展人,在做一個展覽的時候,定位當然是希望得到公眾的認可,可是往往展覽最後的觀眾還是圈內人。當然,策展人也會思考,如果太商業化,就變味了,因此每個人都會固守自己的原則。國內公眾對藝術品的欣賞還處於少眾,不像國外,一般的家庭婦女對於藝術品都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和認可度,喜歡就會買。
記者:宋莊的藝術家們有對這個時代負責的使命感嗎?
李廣明:宋莊匯聚了這麼多夢想的藝術家,他們是有使命的。這種使命是自發性的,都是為了中國的藝術。今天他們站在資訊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去思考藝術,找到本民族、本土的當代藝術發展的可能性,大家不約而同地思考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個旁觀者,覺得他們值得尊重,它代表了中國文化未來的一種理想,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是大家追求金錢和物質的時代。大家都知道藝術很遙遠,藝術不一定能換到錢。這樣一批藝術家,撇開眼前的利益,追求純粹精神化的東西,這本身就值得尊重。我辦過一個展覽——生存現狀,參加展覽的有500多位藝術家,基本上在宋莊多年沒有賣過一張畫,有的家裏甚至一貧如洗,還不如一個乞丐。在今天能夠擔當起使命的宋莊就是代言,沒有這樣一批脊梁,文化怎麼復興呢?這是一群最可愛的人,值得把鏡頭對準他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