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池塘解決農家樂排污難題

  • 發佈時間:2014-12-11 06:34:35  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王翔)近年來,隨著農家樂越建越多,其排污帶來的環境污染也日益嚴峻。近日,記者在北碚縉雲山公園一個農家樂裏看到,一個漂亮的小花園竟然將污水變清了,並達到農用水一級標準。據悉,這是我市首個農家樂人工濕地,市濕地中心正擬在全市範圍推廣。

  縉雲山是我市主城四大肺葉之一。從2000年起,當地村民開始發展農家樂,其排污方式多是原始的污水直排。隨著農家樂規模的擴大和數量的增加,污水也日漸增多,這成了縉雲山公園這些年亟待解決的難題。

  今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工作人員赴縉雲山考察,想找個農家樂試點建造用於治理污水的人工濕地。龍華山莊業主龍傑得知後便積極爭取,于4月底建起了我市首個農家樂人工濕地。

  記者看到,這個花園般的人工濕地約70平方米大,分明就是一個長滿了植物的池塘。站在池塘邊,非但聞不到絲毫異味,反而有股淡淡的植物清香。

  “可別小看這個花園喲!”縉雲山管理局一負責人告訴記者,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有凈化水質的重要功能,這個人工濕地也是這個原理。其技術並不複雜,首先把濕地挖開成塘,用水泥硬化底部,防止污水滲進土裏,然後填入沙石等過濾基質,再埋一層土,種上蘆葦、山姜、莎草、再力花等根系發達的植物。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厭氧發酵後,流經一級級的人工濾地,與濾池中的基質進行離子交換,同時與濾池中各種水生植物的發達根系發生複雜反應,污染物逐步被植物分解吸收,從而讓污水變得清澈,就像安了一個“生態腎”。只要維護得當,過濾後的污水一般可達到農用水一級標準。 (下轉4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