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之城』趟出農業産業化新路
- 發佈時間:2014-12-11 02:29:4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閻紅玉
靈山秀水滋養一方熱土,獨特資源孕育綠色經濟。地處黑土地核心區的吉林省舒蘭市,素有“果實之城”、“貢米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點商品糧生産基地。舒蘭市如何依託資源優勢和傳統産業,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産業富民之路?日前,記者採訪了舒蘭市市長李富民。
“充分利用舒蘭地理優勢獨特、氣候優勢突出、物種優勢明顯等條件,廣泛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管理技術,形成涵蓋種植與採購、養殖與屠宰、食品生産與加工、品牌推廣與銷售等多個環節構成的全産業鏈系統,做大做強大米、肉牛、黑木耳、小雜糧等‘農’字頭産業,打響舒蘭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優勢、有影響、有競爭力的‘農’字品牌,全面提升舒蘭農業的綜合效益,持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李富民對舒蘭特色農業發展作出了這樣的概括與解讀。
串起鏈條盡顯規模效益
如何求解小生産與大市場的難題?舒蘭的做法是扶持壯大龍頭企業,通過龍頭帶動,從地頭到餐桌,構建産業鏈條。
“建設種、養基地,實現重點産業規模化。具體而言,我們主要發揮大米協會的主體作用,全市66.5萬畝水稻,形成區域佈局特色;全市雜糧基地面積2萬公頃,僅天永、百益兩家公司就分別建有雜糧基地8754畝和1.25萬畝。”李富民説。“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實現農産品精深加工,提高産品附加值。通過整合全市68家大米加工企業,指導和監督生産、加工和銷售全過程,實現統一種植、統一加工品質標準和統一銷售價格,‘抱團’打市場、搶市場,完成對本土企業的培育;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域外龍頭企業入駐,構建大米産業發展格局。”
園區佈局板塊化,産業發展集群化。“舒蘭積極推進産業形成集群。比如以城北工業園區生物制藥、保健品等産業項目唱主角,著力打造‘吉林省長白山特色資源及醫藥産業示範區’;以水稻等糧食深加工企業為重點的平安糧食加工園區,積極開發‘舒蘭大米’品牌,建立輻射全國的東北大型糧食及食品加工物流基地;依託當地牧業資源優勢,逐步做大做強法特牧産品加工園區牧産品深加工産業,形成産業鏈集群效應。”談到集群發展,李富民信心十足:在謀劃之初,就考慮到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圍繞園區“築巢引鳳”,進而促進産業集群集聚發展。
懷揣名片勝過萬語千言
“酒香也怕巷子深”。以舒蘭大米為例,儘管有品質、有規模,僅僅因為品牌不亮不響,所以無法獲得與其品質和産量相匹配的價格和市場地位,而且往往成為其他品牌的“嫁衣”。
舒蘭農業品牌要實現從産品——商品——名品的嬗變,打造品牌名片是最終目標,也是核心的一環。
對於品牌打造,李富民頗有心得:舒蘭市堅持走出去宣傳,請能人代言,舉辦舒蘭大米推介會,站在富民強市的戰略高度宣傳舒蘭大米、推介舒蘭大米;壯大平安糧食加工園區大米産業基地規模,整合大米加工企業,規範舒蘭大米品牌標識管理,使大米産業發展實現“生産標準化、加工精細化、行銷品牌化、管理現代化”;堅持推廣優良水稻品種種植,不斷增強舒蘭大米品質,變“好米”為“名米”,不斷提升舒蘭大米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全力打造舒蘭大米的地理標誌品牌。前不久,舒蘭大米北京推介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舒蘭大米的品牌推廣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對舒蘭農業的發展無疑是巨大的推動和引領。
全方位打造農業品牌,舒蘭邁出的步伐足夠堅實:吉林大潤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方式進行高檔肉牛繁育、育肥、加工和銷售,産品95%出口國外,極具品牌特色;泰信達長白山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手北京同仁堂藥業,加工生産“同仁堂牌”蛤蟆油顆粒系列産品,連同舒蘭林蛙規模化、標準化、産業化養殖,依託中國林蛙種苗示範基地、林蛙養殖及加工示範園區和中國東北林蛙養殖之鄉等塑造特色品牌。舒蘭通過打造特色農業品牌,實施特色農業全産業鏈戰略,初步實現了農業增産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