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好奇”號發現火星曾有水新證據

  • 發佈時間:2014-12-10 07:19: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陳一鳴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航太局12月8日宣佈,“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為火星夏普山拍攝的高清晰度岩石照片顯示,這座位於火星隕石坑裏的山丘或許由一座大型湖泊的沉積物長期堆積、風化而成。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成為火星地質歷史上曾存在流動水的又一有力證據。

  2012年8月6日,“好奇”號在直徑154千米的蓋爾火星坑軟著陸,並於今年9月行駛到火星坑中部的夏普山腳下。科學家一致判斷,蓋爾隕石坑應由巨型隕石撞擊而成,但本應空曠的隕石坑中心地帶為何冒出一座高近5500米的夏普山呢?“好奇”號的使命之一,便在於揭開紅色星球上這個難解謎題。

  美國航太局網站8日公佈了幾幅“好奇”號發回的照片。在一幅攝於今年8月7日的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夏普山底部呈現出均勻分層的岩石。研究人員認為,這屬於湖底沉積物形成岩石的典型樣貌,該地應當距離流水注入湖泊之處不遠。

  其他照片也從不同角度證明,蓋爾隕石坑從前可能是個湖泊,但曾多次蒸發乾涸,夏普山或許就是由來自隕石坑邊緣高地的流水沉積物或風化沉積物層層累積而成,沉積物積累到一定高度後受到風力侵蝕,最終塑造了夏普山如今的外貌。當蓋爾隕石坑成為“蓋爾湖”時,夏普山可能“變身”為湖中的“夏普島”。

  “好奇”號項目科學家阿斯溫·瓦薩瓦達指出,“好奇”號的最新發現或許意味著火星溫暖、濕潤的時期出現在35億年前,比人們以前想像的距離現在更近,而支援火星存在湖泊的時間也比預想的更為久長。

  美國航太局火星探測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邁耶表示,這座湖泊非常大,也許存在了數百上千萬年,不僅為沉積物逐漸形成夏普山提供了充足時間,也為生物産生和繁榮提供了充足時間。不過,科學家們尚不能確定遠古火星持續存在濕潤時期,還是中間存在過“乾燥間隙”。

  美國航太專家、美華航太工程師協會理事陳西書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人類探測火星的目的之一,在於探索能否將火星改造成適宜居住的第二家園。“好奇”號的探測任務便是尋找火星是否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水的證據,如果最終找尋到“水的蹤跡”,那麼這些有跡可循之處未來便可能成為人類派遣宇航員實地考察的重點地帶。美國航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去年2月表示,至少在溫暖季節,火星表面如今可能依然存在流動水。

  (本報洛杉磯12月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