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穿越産銷那道“墻”

  • 發佈時間:2014-12-10 05:14: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糧食生産區域越來越集中,産區與銷區的區域性矛盾越來越突出。對於主産區來説,糧食實現了“十一連增”,考慮的是如何把糧食賣出去,保障種糧農民收益;對於主銷區來説,考慮的是如何在糧價居高不下的新常態下,掌握足夠多的優質糧食,確保區域糧食安全。

  如何解決産區和銷區之間的矛盾,實現産銷平衡?《經濟日報》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調研。

  糧食市場完全放開已有10年時間,仍然有很多障礙橫亙在産區與銷區之間,阻礙著糧食自由流通。“深化産銷合作,充分發揮主産區的糧食資源優勢和主銷區的市場資源優勢,促進産銷平衡,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會長聶振邦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走進主銷區

  開拓廣闊市場

  今年新糧上市時節,吉林省吉林市領導帶領20多家企業來到北京,攜手京糧集團古船米業公司首次開展新米進京推介會,讓北京市民能夠第一時間吃到綠色、健康的優質大米。之後他們又奔赴南昌、上海、廣州等主銷區推銷優質大米。

  吉林市地處長白山脈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是全國粳稻核心産區,水稻年産量160多萬噸。吉林市糧食局局長陳波告訴記者,農業是吉林市的支柱産業,在當前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如何把農業做大做強是主産區面臨的主要課題,主産區必須積極走進銷區推銷自己的優質農産品。以後吉林市將加強與北京市的産銷合作,把更多優質農産品推銷到北京。

  北京市是一個特大型的糧食主銷區,糧食自給率只有10%,90%以上的糧食需要外調。“吉林市與北京市的這次合作,充分發揮産銷區各自的優勢,吉林市借助古船米業的市場優勢推銷大米,而北京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吃到新鮮優質的大米,這種産銷合作形式為耕者謀福利,為食者造福。”京糧集團北京古船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亞洲説。

  吉林市與北京市的這次産銷合作,是深化糧食産銷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目前我國糧食主産區越來越集中,13個主産區糧食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75%以上,商品糧供給區域高度集中,當前具有顯著糧食調出能力的主産省份只有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安徽、江西等5個省區,東北地區已經成為我國糧食的“蓄水池”。建立深化産銷協作長效機制,促進産銷平衡,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國家一直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産區與銷區的區域性矛盾,主産區常常要把糧食以低價賣給主銷區,嚴重損害主産區的利益。2004年糧食市場完全放開後,除了國家有計劃有組織的調撥外,主産區與主銷區更多地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對接,建立起平等協作、互惠互利的産銷合作關係,促進糧食區域平衡。

  走進主産區

  掌握更多糧源

  隨著糧食持續多年增産,主産區為了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實行最低收購價收購和臨儲收購,不得不承擔建設倉儲設施、保管糧食以及糧食損耗等鉅額財政支出。深化産銷合作,主銷區也要積極走進主産區建糧源基地和倉儲設施,幫助産區緩解倉容壓力。

  記者在吉林省調研時,看到的最多風景是遍佈全省大大小小的糧庫。吉林省公主嶺市被稱為“中國玉米之鄉”,2013年玉米産量達到300多萬噸,90%以上玉米進入國庫,全市有60多個糧庫。

  為了緩解倉容壓力,吉林省通過競價銷售、跨省移庫等措施騰倉瀉庫,通過加大倉儲設施建設力度擴建倉容。吉林省糧食局總經濟師鞠永平告訴記者,他們還積極吸引銷區企業在本省投資建設倉儲設施。未來將主要是從政策上予以支援,將銷區企業投資項目納入本省倉儲設施總體建設規劃,享受國家對本省投資建倉的補助政策;外埠企業儲糧項目建成後,凡符合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條件的,允許承擔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據了解,目前在吉林省開展糧食收儲業務的省外企業主要有7家,大多來自北京、重慶和雲南。今年8月,吉林省組織召開糧食産銷協作會議,邀請主銷省(區、市)糧食局及企業參加會議。

  對於主銷區來説,目前糧食供給充足,但是,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高懸在主銷區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據了解,北京、上海、重慶、天津、浙江等主銷區紛紛走進主産區,建立産銷合作基地,把産銷區之間的單純供需關係逐步發展成為供應鏈管理的合作模式。

  浙江省曾是我國傳統的糧食主産區,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60%以上的糧食需要從省外調入和進口,逐漸轉變為主銷區。浙江省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浙江省在穩定省內糧源的同時,努力拓展省外糧源,確保每個縣(市、區)有穩定糧源。

  京糧集團是保障北京糧食應急供應保障的主要載體。京糧集團董事長王國豐告訴記者,保障北京糧食安全得有穩定的糧食供應基礎,必須選擇糧食商品量充裕、農業生産基礎雄厚、結構品種能夠滿足北京市民多樣化需求的供應基地和主産區。從2006年起,京糧集團就深入糧食主産區,採取購買、自建等方式,建設19個自主産權基地,加之租賃、合作的,糧源基地數量達到220多個,2013年收購一手糧源330萬噸,佔北京市總消費量57%。投資建設麵粉加工基地、稻穀加工物流基地、油脂加工基地,原糧轉化能力達到450萬噸。目前京糧集團的糧源基地、産業基地覆蓋了東北、華北、西北、內蒙古、長江三角洲等糧食主産區,保障首都糧食供應的能力不斷增強。

  發揮市場機制

  實現糧食均衡

  吉林省委財經辦(農辦)主任郭慶海認為,儘管産銷區之間的合作推動了區域糧食平衡,但並不是解決糧食供求平衡的根本出路,商品糧大量庫存積壓已經成為主産區的嚴重困擾。糧食産銷平衡涉及諸多方面的因素,僅靠産銷區合作難以從根本上化解矛盾。

  目前産銷區深化合作面臨的一個現實障礙,就是國內糧食市場出現國內外糧價倒挂、主産區與主銷區糧價倒挂以及原糧與成品糧價格倒挂等現象。糧價倒挂如同在主産區與主銷區之間豎起一道“無形的墻”,影響銷區企業到産區購糧的積極性,甚至出現銷區糧食倒流産區的現象。

  郭慶海認為,目前主産區與主銷區的産銷對接協議基本上是軟約束,實際的糧食購銷行為由企業來決定。從市場實際情況看,銷區糧食流通企業的購糧行為受糧食市場的供求特徵影響,當糧食市場沒有供求缺口時,銷區糧食加工企業往往減少庫存,隨用隨購,在宏觀上的表現是將本應銷區的庫存轉化為産區的庫存,顯著增大主産區的糧食庫存。現在,大量糧食存在産區而不是銷區,不利於保障銷區糧食安全。

  糧價倒挂的形成有生産成本上升和最低收購價等因素的影響,也反映了當前我國糧食供給有餘。解決的根本路徑是發揮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實施目標價格政策。但是,在當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前提下,水稻、小麥等口糧品種將長期實行保護性政策價格收購,促進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確保口糧絕對安全。

  從當前來看,緩解主産區糧食倉容壓力,除了要用市場的思路解決問題,還要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讓銷區更多地承擔起糧食儲備的責任,嚴格落實地方儲備任務,糧食儲備規模不低於6個月的市場供應量,實現糧食儲備均衡分佈。“提高主銷區糧食儲備規模,有利於提高主銷區糧食應急供應保障能力。”聶振邦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