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誰能搶到新能源車製造的門票?

  • 發佈時間:2014-12-10 03:31:14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倩怡

  新能源車準入“閘門”將要放開之時,有條“鯰魚”冒泡了。昨日,樂視宣佈進軍網際網路智慧電動汽車領域,成為國內首家宣佈造車的網際網路公司。“閘門”放開,源自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産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徵求意見,新能源車的生産資質或將不限于傳統汽車廠商。在樂視之外,小米等網際網路公司、萬向集團等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也都在熱門人選之列。

  究竟哪些企業能拿到首批“門票”?業內對此有著不同看法。另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網際網路公司造新能源車,到底靠譜不靠譜呢?

  樂視搶先小米站風口?

  “樂視想和特斯拉一樣自己製造超級汽車。”昨天上午,樂視CEO賈躍亭的一條新浪微網志被迅速刷屏。和以往大張旗鼓的發佈會形式不同,樂視以當家人一條微網志來宣佈進軍網際網路智慧電動汽車領域,稱將完全依靠自主研發來打造一套汽車網際網路生態系統。

  樂視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4年春節之前,樂視公司內部就已經開始全面籌劃智慧電動汽車和車聯網項目,並將其上升為企業未來5年發展的戰略項目。今年8月份,樂視與北汽共同投資了美國高科技純電動汽車設計公司Atieva。其中,北汽是第一大股東,樂視是第二大股東。昨日,樂視方面並未公佈關於汽車産品的詳細內容,産品內容也只有一張汽車內部的設計草圖。

  不過,如果樂視生産出的汽車想要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話,必須取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資質”。對此,樂視方面對於資質問題表示不予回應。而記者昨日也從此前和樂視傳出合作緋聞的北汽新能源公司了解到,北汽新能源和樂視之間並無關於樂視“超級汽車”的合作。也就是説,樂視將更多依靠美國公司Atieva等其他資源。

  早在樂視之前,另一家頻頻跨界的網際網路公司小米也同樣屢屢被傳出將新能源汽車視為一大“風口”的消息。對於被樂視“搶得先機”,小米昨日回應稱,“小米目前不考慮電動車領域”。

  汽車零部件廠商呼聲很高

  儘管如此,這條消息仍是讓業內一片沸騰。在更多人看來,這條消息有著更多信號式意義。

  就在11月底,國家發改委在官方網站上發出通知,就《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産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徵求意見,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將不僅限于已經擁有生産資質的傳統汽車廠商。

  《規定》表示,新建獨立法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必須是在中國關境內註冊;在技術能力上,首先必須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整車整合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

  儘管技術門檻頗高、要求頗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表示,2009年起,為了對汽車産能進行宏觀調控,防止重復建設,國家開始嚴控汽車生産資質發放,原則上不再發放新資質,此前都是基於傳統汽車的角度來考慮新能源汽車生産和産業化,“這次是根據新能源汽車技術、生産和商業化的特點和要求,單獨為新能源汽車生産開了一個口子。”

  和有著另一套思維模式的網際網路公司相比,一批已經有著一定技術和生産能力積累的汽車零部件廠商、低速電動車企同樣看到了曙光。其中,作為國內第一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已經屢次和汽車製造資質“擦肩而過”的浙江萬向集團有著很高呼聲,目前它已經獲得專用車生産資質。“萬向、禦捷、時風居前,微型電動車領域的新大洋知豆、陸地方舟、唐駿、雷丁均有機會,江蘇敏安、河南速達、天津清源有可能成為‘黑馬’。”昨天下午,稍作思考,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就給記者列出了這麼一長串名單。

  專家看法

  嚴於現標準

  防止渾水摸魚

  “事實上,《規定》並沒有放低門檻。”新華信汽車分析師會語梅告訴記者,和目前國家標準《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相比,《規定》不僅在最高時速和續航里程上高於標準,還新增了對電動汽車的經濟性要求,包括制定能量消耗率及制動能量回收能力標準。“舉個例子,光山東省就有400多家微型電動車企業,僅整車試製能力一道關卡就能將多數企業排除在外。這是為了真正引入有實力的‘鯰魚’,防止渾水摸魚。”

  會語梅表示,高技術要求也會帶來成本提升,相較于傳統車企的普遍盈利狀態,新能源車的利潤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目前市場對新能源車的追捧存在一種‘虛熱’。和目前網際網路企業跨界頻繁的家電、娛樂領域相比,汽車有著更冗長和繁雜的生産線,網際網路企業想要涉足必須要做好準備。”

  而在王青看來,從非汽車企業進入電動車行業獲得成功的最典型代表就是特斯拉。“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由於汽車將成為下一個重要的移動智慧終端,成為IT和網路技術整合和應用的重要載體,未來這些網際網路企業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和智慧汽車發展中的主力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