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集中財力建“美麗鄉村”

  • 發佈時間:2014-12-09 08:59:2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廣州打工的湖北省雲夢縣小夥李威松回到了闊別3年的家鄉——隔蒲潭鎮軍席村大李灣。剛到村口,他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寬闊的水泥路面、嶄新的路燈、家家戶戶寬敞的水泥院子……這還是那條“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的村路嗎?還是那個“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小村嗎?想起當初出門打工時家鄉的模樣,小夥子疑惑中透著一份驚喜。

  驚喜還遠不止這些,村裏新建了公廁、垃圾集運站,這些原來只有在城裏才能看得到的設施,如今在農村也隨處可見。這些變化,得益於雲夢縣實施的“美麗鄉村”建設。

  創新機制選擇建設試點

  2014年,雲夢縣政府創新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機制,讓有限的財政獎補資金從“撒胡椒面”式的“廣範圍小受益”到“緊握拳頭”式的“攻重點大改變”。不再像以前那樣平均給每個村五六萬元,而是在13個鄉鎮(開發區)各選取一個試點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集中財力對這些試點村開展道路硬化、環境整治、綠化亮化、塘堰改造等,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村容村貌實現較大改善,讓農民群眾儘快享受到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帶來的好處。

  為此,縣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縣綜改辦”)制訂出臺了《雲夢縣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三結合”的工作思路:即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工作相結合、鄉鎮推薦試點村與縣綜改專班實地考核確認相結合、農村民生需求與縣統籌安排相結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入選試點村的3條硬杠杠:一是要在主要交通道路沿線或鄉鎮政府駐地附近,自然條件好,有一定的建設基礎,適宜村民居住;二是村級兩委班子團結,村民積極性高;三是鄉鎮黨委政府能夠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根據這些條件,從全縣鄉鎮(開發區)申報的27個村中,篩選出13個符合條件的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試點村,明確建設項目87個。

  科學規劃描繪美好藍圖

  縣綜改辦堅持從實際出發,科學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

  距離下辛店鎮西1公里的泗洲寺村,有一處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梁代的寺廟——泗洲寺,1976年該寺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好、開發好和利用好這座古剎,縣綜改辦在對泗洲寺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進行規劃時,專門從省市高等院校、規劃部門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項目區實地勘測、核對項目、指導規劃,不斷完善項目規劃、繪製施工圖、編制工程預算等。

  今天的泗洲寺村,基礎設施完善,環境整潔優美,農民安居樂業,古村換了新顏。每逢節假日,遊客絡繹不絕。

  據下辛店鎮委書記遊文安介紹,下一步,下辛店鎮將借助泗洲寺的名氣,通過招商引資建設泗洲仙境項目,包括倣古商業街及休閒旅遊中心兩個大項目,涵蓋倣古村落、佛像陳列館、齋菜園、生態採摘園、溫泉度假等若干個子項目,將泗洲寺村打造成省級旅遊名村,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齊心協力建設美麗家園

  “剛開始有一些村民想不通,説搞建設應該是政府的事,憑什麼要個人出錢。”回憶當初動員會的情景,沙河鄉鄉長徐新濤頗有些感慨。為了做通村幹部的思想工作,鄉政府出錢帶領村幹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外地參觀考察。回來後,再由鎮、村幹部宣傳政策,算經濟賬,讓村民明白“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的大頭由國家出,村裏和個人只出很小的一部分,受益的是村民,終於打開了村民的心結。

  “建設‘美麗鄉村’,受益的是我們,出錢出工理所當然,不能全靠國家投入。”胡金店鎮龔砦村支部書記龔根權説。今年,該村對灣東渠道進行了硬化,升級了配套設施,完成了灣西大塘改造和村內綠化等多項工程,共需要建設資金約300萬元,其中國家補助260萬元,剩下40萬元的缺口,採取村集體自籌、村民自籌、社會捐資和部門幫扶,以及農民的投工投勞等方式解決。“許多在外人員聽説家鄉要搞建設,紛紛寄錢或托親友捐款,這部分款項佔到社會捐資的90%以上。”龔根權自豪地説。

  據縣綜改辦副主任張雲應介紹,今年湖北省政府下達給雲夢縣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3550萬元,其中,中央40%,省級25%,縣級35%。而實際建設項目預算超過5000萬元。缺口部分都是通過鄉鎮配套、村集體自籌、村民自籌、社會(企事業單位)捐資捐物等多種形式來解決。截至目前,該縣已經完成13個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87個,投入資金5319萬元,直接或間接受益群眾達12.6萬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