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依法行政

  • 發佈時間:2014-12-09 08:53:26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為依法行政提供重要保障,更是促進依法行政真正落地的重要手段。

  依法治國,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要精神和戰略部署,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其中,依法行政是關鍵。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構,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據統計,我國大約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規和幾乎所有的行政法規都是由行政事業單位執行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執法水準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行政事業單位能否有效貫徹落實依法行政,將直接影響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實現。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治理的基石,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式,為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實現控制目標進行自我約束和規範。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為依法行政提供重要保障,更是促進依法行政真正落地的重要手段。在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有助於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落實依法治國的具體化路徑。

  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基礎保障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行政機關各個部門和行政工作的各個方面,需要組織、授權、人員、考核、文化等方面的有效支撐。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助於構建健全的組織機構、恰當的授權和制衡體系、高素質的行政隊伍、公正嚴格的考核體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文化體系,為單位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提供重要基礎保障。

  (一)健全的組織機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需要完善的政府組織機構。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單位現有組織框架和管理模式進行梳理,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合理設置內部行政機構,明確職能分工與崗位責任制,實現政府事權和職能規範化、法定化,實現不同層級政府承擔的責任差異化,能夠有效減少行政管理層級和提高管理效能,避免機構重疊、效率低下,形成運轉高效的行政機構和職責體系。

  (二)恰當的授權和制衡體系。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涉及財政資金分配使用、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政府投資、政府採購、公共資源配置等重大敏感項目,如果權力分配過於集中,很容易被暗箱操作,滋生腐敗。因此,有必要通過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理順和細化各項業務活動管理流程,識別關鍵風險和控制點,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授權審批、歸口管理、預算控制、財産保護、會計控制、單據控制、資訊公開、定期輪崗等方法進行有效防控,實現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有效制衡的控制目標。

  (三)高素質的行政隊伍。行政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依法行政品質的好壞。有效配置和培養高素質的行政隊伍,是實現依法行政效果的關鍵。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要求加強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工作人員的管理,包括具備與其工作崗位相適應的資格和能力,加強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升其業務水準和綜合素質。實施內部控制,有助於規範單位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規範單位執法人員的法制教育、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一批嚴格高效的行政執法隊伍。

  (四)公正嚴格的考核體系。績效考核是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科學設定績效考核指標,充分發揮績效考核對組織目標實現的激勵約束和導向作用,將績效考核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法治建設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發揮績效考核在選人用人中的指揮棒和杠桿作用,引導和督促各級幹部將依法行政落到實處。

  (五)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文化體系。文化建設是內部控制制度得以貫徹執行的關鍵。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加強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教育和治理,強化行政執法人員自我管理,自覺運用法治觀念約束自己,做到所有行為都于法有據、程式正當,從根本上保證各項法律法規得到有效實施。

  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機制保障

  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行政執法職能,嚴格依法監管,自覺和善於運用法治辦法解決矛盾和問題,應當成為政府履行職能的基本方式。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的風險評估機制、資訊溝通機制和資訊技術機制為政府依法履行職能提供重要機制保障。

  (一)風險評估機制。風險幾乎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堅持以風險為導向,健全經濟活動風險評估機制,定期對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和客觀評估,做到“應評盡評、綜合評估、風險可控”。尤其是在重大行政決策方面,應將風險評估納入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確保決策的科學性。重點防控法律、政策制定、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公共關係、機構運轉、資訊系統管理、崗位利益衝突等風險。

  (二)資訊溝通機制。資訊溝通涉及對內和對外兩個渠道。對於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對內資訊溝通指機構內部上傳下達的及時順暢和資訊內部公開的規範性;對外資訊溝通是指面向公眾的政務公開,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資訊公開制度,明確資訊公開的內容、範圍、方式和程式,將單位履職過程中的相關資訊及時規範公開,重點關注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資訊公開,使公權力曬于“陽光“下,建立透明的法治政府。

  (三)資訊技術機制。資訊技術有助於內部控制制度、程式、規範的固化和落地,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加強網際網路政務資訊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的建設,實現單位政務工作資訊化和政務資訊溝通常態化,如通過門戶網站互動渠道及時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實現網上電子審批、“一個窗口對外“和”一站式“服務,充分發揮各種社交網路和即時通信工具等積極作用,提高行政執法效率和規範化水準,及時靈活傳遞政務資訊。

  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關鍵在於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這與內部控制的核心過程“事前有標準、事中有執行、事後有評價、持續有改進“是一致的。因此,應當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製作為重要抓手,將依法行政的各項要求落實到單位內部控制的具體過程中,確保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順利實現。

  (一)事前有標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健全的組織、法律和程式規則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式法律制度還不完備,各行政事業單位應當進一步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式、責任法定化,把包括行政決策、行政決定、行政規劃、行政指導、行政合同等各類行政行為的運作程式納入法治化軌道,為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體制提供制度保障。

  (二)事中有執行,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行政事業單位應當以法律規範體系為依據,嚴格執行,確保法律法規的真正落地。同時,應當不斷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式,實行執法全過程記錄,推進綜合執法,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防止不作為、亂作為、權力腐敗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三)事後有評價,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必須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各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從內外兩個方面完善單位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其中,內部監督是由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人員實施的監督檢查活動,可分為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外部監督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政府財政部門、政府審計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等實施的監督檢查活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行政事業單位嚴密的監督體系,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提供重要支撐。

  (四)持續有改進,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也需要一個長期有效的法治保障體系。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根據單位內外部監督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和完善本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打造一個長期、持續、有效的法治保障體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最終落腳點。對於行政事業單位來説,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行政事業單位應將內部控製作為重要抓手,遵循“一個過程、兩個保障“的核心要義,將法治建設的相關要求融入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之中,有效貫徹落實依法行政,落實依法治國總方略的實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