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半年“暴走”千點, 小心牛勁透支

  • 發佈時間:2014-12-09 07:36:25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A股挾9800億的巨量成交繼續向上挺進,其中滬指一舉突破3000點,創下3041點的42個月新高,收于3020點,漲幅2.8%,深成指也創下37個月新高。自5月21日站上2000點後,滬指僅用了6個多月就實現了千點級別的行情大跨越,尤其是近期更是動輒以2%以上的日漲幅闊步上行。市場轉勢之快讓人措手不及,許多投資者困惑之餘不禁發問:A股真的眨眼之間就從綿延7年的大熊市跨入了大牛市?即使是大牛市,行情該不該這麼走?日成交屢屢近萬億,“快牛”會不會體力透支?

  大象“飛天”屬補漲效應

  昨日行情仍是大盤藍籌股的天下,其中風頭最勁的還是金融股,19隻券商股中有11隻漲停,建設銀行大漲8%,整個金融行業指數上漲6.8%,遠超大盤

  “通常而言,真正的大牛市到來時,行情第一波肯定是大盤股。”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華仁海説,今年11月份後,市場熱點開始由中小市值股票切換到大盤股,由於大盤股既帶指數又耗資金,於是人們看到兩市成交不斷放出天量,指數上行步伐相應加快,本輪行情演化為大牛市的可能性也因此而增加。

  券商股是藍籌股行情的縮影。統計顯示,11月以來,已有華泰證券等6隻券商股股價翻番。華仁海認為,經過不斷的業務創新,現在券商可做的事太多了,比如,目前規模已上萬億的融資融券業務,既增加了券商的交易量,也讓券商賺取了息差。在券商收入結構中,來自融資融券的收入平均已佔到30%左右。券商苦惱的是,資本金規模不足妨礙了業務拓展,前不久華泰證券停牌,籌劃的就是在香港市場發行H股。南京證券副總裁秦雁看好櫃檯市場對券商業務提升的潛力。“今年公司在櫃檯市場發了幾隻私募産品,效果不錯。如,給購買産品的客戶6%的收益,我們再以8%的利率水準融給投資者買股票,從中賺取2個百分點的收益。”

  大盤股股價“飛”起來後,許多持有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資者“賺了指數不賺錢”。南京證券研究所所長周旭表示,目前大盤股的上漲,其實帶有補漲性質。拿16隻銀行股來説,即使經過了補漲,股價才全部擺脫了跌破凈資産的尷尬。而小盤股在過去兩年已表現過了,像創業板去年就創了歷史新高。

  兇悍炒股猶如當年炒樓

  “補漲的其實還有整個A股。”周旭分析説,滬指剛越過3000點,短期升勢的確急了些,但從歷史最高的6124點衡量,3000點還不及其一半。如果中國股市熊去牛來了,那麼,創新高將是必然的,3000點只是牛市征途中的一道重要的坎而已。

  華泰證券分析師張晨華認為,股市走牛越來越明顯,場外資金趕早不趕遲,行情加速發展在所難免。從盤面可以感受到,一股股新生力量踴躍入市,買股票的動作非常兇悍,讓人想起以前炒房團的“掃樓”。如果有炒房資金轉戰股市,那一點都不奇怪。你想想:房價10年漲了10倍,這股市才漲了多少?對在樓市賺錢的人來説,現在股票仍是便宜貨。而放眼全球股市,歐美股市紛紛創出歷史新高,美股道瓊斯指數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和A股同步創出低點,後來分道揚鑣走出大牛市,至今指數上漲接近200%,現在A股相當於恢復性上漲。

  國際投行高盛也看好A股前景,判斷明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約為13%,新增股市資金保守估計將超過1萬億元。張晨華表示,如果高盛的預言成真,這意味A股等待入市的後續資金規模將和目前A股投資者的保證金規模相當,股指上行的空間可想而知。

  “有錢就任性”終將吃苦頭

  股市人氣重新高漲固然可喜,然而近來市場也出現一些令人擔心的現象,最突出的就是個股和大盤的“躍進”色彩。“A股有錢就任性”和市場期望中的慢牛正背道而馳。

  “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這是中國證監會發言人上週五回應股市大漲時提出的忠告,值得關注。”周旭説,如果説短期市場有風險,這風險就是管理層對股市“任性”的干預。管理層的出發點既是呵護來之不易的向好局面,也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證監會統計顯示,11月24日至12月4日,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凈買入309億元,自然人投資者凈買入659億元,特別是持有A股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個人投資者凈買入更多。“行情的發動者肯定不是中小投資者,佔投資者80%的他們只是跟風參與者,一旦市場發生劇烈波動,最終被傷害最深的也是他們。”周旭説。張晨華特別提到,在今年新入市的股民中,相當一部分是80後甚至90後,他們沒經歷過熊市煎熬,天不怕地不怕的,敢於追漲,可能也很快賺到了一些錢,但由於操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未來能否全身而退存在很大疑問。

  南京職業投資者唐傑表示,“賺了指數不賺錢”的股民也被戲稱為“滿倉踏空”,這些人多為謹慎的老股民,相比于那些無所畏懼的新手,老股民賺錢速度或許慢些,但最後生存下來的首先是他們。對投資者來説,看好自己的錢袋子,才是最重要的。本報記者吉 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