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積極-穩健”財政貨幣政策組合提前確定

  • 發佈時間:2014-12-09 05:32:3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5年經濟工作時,釋放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信號,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並明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明年經濟基調如何確定?調結構和穩增長如何平衡?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了四大信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9日召開,為2015年的經濟政策定調。本版以此為由,開設欄目,為讀者持續分析2015年的經濟政策基調和走向。

  適應新常態穩增長調結構平衡

  對於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會議認為,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為明年和今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要看到出現的一些趨勢性變化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高度重視、妥善應對。

  在國家資訊中心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主任高輝清看來,中央對於經濟發展的描述,正是説明當局對我國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基本的調子是承認當前經濟不是特別景氣,但也不擔心會出現較大的危機”。

  會議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高輝清表示,經濟發展適應新常態重要內涵在於,未來經濟增速不再是關注重點,經濟增速權重將變小。而“潛力足、迴旋空間大”也將保證經濟不會産生太大危機,經濟潛力和迴旋餘地將在追求其他發展目標時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在中低速增長中實現多種多樣的發展指標。

  對於2015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

  延續“積極-穩健”財政貨幣政策組合

  央行日前決定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進入新一輪貨幣寬鬆的週期?

  對於上述疑問,此次會議給予正面回應。會議強調,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意味著,“積極-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組合將實現連續第五年“聯手”。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2、2013年,財政貨幣政策取向是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才透露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指出,今年提前敲定了這兩項宏觀政策的主基調,有利於明確和穩定社會預期,而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也是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釋放內需潛力實現國際收支平衡

  我國經濟健康、平穩發展,離不開國內需求的支援。會議要求,要釋放內需潛力,促進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實際上,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國內需求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都較疲弱。

  “釋放內需,既包括短期的內需和中長期的內需。”在高輝清看來,近期不少政策都劍指內需,短期的包括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項目,而長期的內需須依靠改革來釋放,包括簡政放權、開放壟斷行業、鼓勵企業創新等。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此前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我國也面臨資本外流壓力。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於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性至關重要。有人士預計,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可能出現拐點,從多年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格局轉向基本平衡甚至出現逆差,由此帶來人民幣雙向浮動、跨境資本和貿易雙向波動的趨勢。

  “一帶一路”成區域發展佈局重點

  會議指出,要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胡序威認為,這一部署既有重點又有全局觀,意在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梯度推進,既有利於縮小地區差距和貧困差距,又能形成幾大區域戰略互動,打造新的經濟支撐帶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合作新平臺。

  上述觀點得到高輝清的認同。他表示,上述三個區域發展戰略都具有較大的發展協調,這將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其中,京津冀協同發展對經濟發展全局意義重大,長江經濟帶主要是激活內陸地區經濟,而“一帶一路”的中心在於把國內經濟同周邊國家打通,形成一個一體化、協調發展的産業鏈和經濟佈局。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