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慶陽:旱垣集雨成平湖

  • 發佈時間:2014-12-09 05:14: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黃土高原的垣面上建人工湖?對生活在董志垣上的甘肅慶陽人來説,這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民生工程、生態工程。

  日前,《經濟日報》記者在位於慶陽市西峰區南郊的雨洪集蓄保垣生態工程現場看到,一個數百畝大的人工湖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成,部分已蓄水湖面在冬日的暖陽下波光粼粼;橫跨湖面的主體橋梁基本貫通,工人正在進行收尾施工。

  “整個工程在明年6月底完全建成投運,在汛期來臨前發揮作用。”西峰區水務局工程師袁永傑告訴記者,慶陽市雨洪集蓄保垣生態工程吸納借鑒了國內同類地區、同類工程的經驗做法,特別是水利部關於《黃土高原城市雨水綜合利用技術創新》最新成果,把城市的雨水收集、儲存、調配、管理技術體系與農業、水保、環衛、養殖、城市綠化、人文景觀等方面進行技術組合、整合創新,是“一次投資、多項受益”的民生工程和生態項目。

  西峰區所在的董志垣素有“天下黃土第一垣”之稱,除垣面以外,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植被稀少,加之土壤疏鬆裸露,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水保部門的資料顯示,董志垣的面積比80年前縮減了近1/3,目前有3249個支毛溝不斷伸向董志垣腹地,把完整的垣面切割成了“手掌狀”。

  同時,董志垣上降雨時空分佈不均,60%的降雨多集中在每年7、8、9三月。隨著慶陽市區建成區面積由過去的8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加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落差達60多米。因此,雖然是乾旱的黃土高原,但每年汛期的洪澇災害仍然是西峰區乃至慶陽市需要面對的難題。

  從2004年開始,西峰區先後在市區內建設了多個排洪排水工程,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合理的排水佈局,但是大量洪水排出市區後,也是白白進入溝道流向董志垣腹地。袁永傑告訴記者,西峰區每年通過溝道排走200萬方左右的洪水,相當於城市年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一邊是洪水沖刷垣面,雨水在白白流走的同時還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而另一邊是水資源嚴重緊缺,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滋潤這片沃土肥田?新城區雨洪集蓄保垣項目就應運而生了。”

  據了解,慶陽市西峰區新建的雨洪集蓄保垣項目將建設總庫容88萬立方米、水域面積400畝的人工湖,年復蓄水量可達174萬立方米。項目建成後,能全部積蓄慶陽新城區15平方公里的雨水資源,為位於南區的董陳節水灌區和慶陽石化600萬噸煉廠提供農業、工業用水,並作為巴家咀電灌區的農業灌溉調蓄水庫,大大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用水成本。同時,每年還可減少被侵蝕帶入下游河流的泥沙59萬立方米,相當於50個中型淤地壩一年的泥沙攔蓄量。

  “更重要的是給城市增添了靈氣,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閒的好去處。湖周邊的房子已經開始增值了。”袁永傑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