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易漏診 早期篩查可防微杜漸
- 發佈時間:2014-12-09 04:35:25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宮頸癌是發生在子宮頸的惡性腫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據權威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50萬例新發宮頸癌病例,約24萬人死亡。但近年在發達國家其發病率明顯下降,這主要歸功於對宮頸癌癌前病變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在發展中國家,由於宮頸癌的篩查工作並不完善,導致宮頸癌的發生率是發達國家的6倍。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約佔全世界的1/3。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呈年輕化和上升趨勢。專家指出,宮頸癌是唯一病因明確、篩查手段較完善、可以早期防治的癌症。
“在醫院婦科門診中,宮頸癌患者年輕化趨勢逐年明顯,35歲以下的宮頸癌患者也出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高艷娥教授介紹,宮頸癌是發生於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上皮和宮頸管的柱狀上皮腺的惡性腫瘤。由鱗狀上皮發生的為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由柱狀上皮腺發生的是腺癌。宮頸癌中75%-80%都是鱗癌,且多發生在已婚多産的婦女。近年來腺癌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佔宮頸癌的20%-25%,未婚和絕經女性中腺癌多見。宮頸癌的發病年齡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宮頸癌前病變為 25-35歲,浸潤癌為 50-55歲。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的發病區域,農村多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目前,宮頸癌的病因很明確,主要是由於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持續感染造成的,還與還與初次夫妻生活早、多個性伴侶、早育、多産、密産、丈夫包皮過長、雌激素分泌紊亂或代謝異常、吸煙等有一定關係。
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會經過1-3級別的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其中高級別為宮頸癌癌前病變),約15年左右的時間進展為宮頸癌。因此,高艷娥教授建議:廣大婦女一定要做好預防和篩查工作。若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真正的康復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相對於其他癌症,早期宮頸癌多數可以通過手術達到臨床治愈,但是到了中晚期就需要放化療的綜合治療了,且治療後易復發,預後差。有一些宮頸癌病例有下列早期表現,如宮頸接觸性出血、陰道不規則流血、陰道分泌物增多或帶血等,在這些情況下,都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就醫。但並不是所有的早期宮頸癌均有可以覺察的徵兆,需要通過定期篩檢查來發現。很重要的一點是定期檢查還可以及早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並及時治療高級別的癌前病變,從而阻斷宮頸癌的發生。一般25~30歲就要開始做篩查,最遲也不要超過35歲,每二到三年檢查一次,對高危人群應每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重要項目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和(或)高危型HPV DNA檢測,異常者可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和宮頸活組織檢查,通過組織學檢查最後確診。記者 王少薇
專家簡介:
高艷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婦科四級腔鏡培訓教師。
1989年原西安醫科大學婦産科碩士畢業後留校在婦産科工作至今。2003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擅長卵巢腫瘤、子宮肌瘤和宮頸癌等婦科良惡性腫瘤診治,對高危妊娠處理及優生諮詢有豐富經驗。能熟練施行婦産科各種開腹和腔鏡手術及經陰道手術。先後承擔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級和廳局級科研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部分被SCI和MEDLINE收錄。主持的宮頸癌相關研究成果曾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