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絲綢之路經濟帶 專家聚焦“黃河幾字灣”
- 發佈時間:2014-12-08 18:5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曾鼐)如何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智庫專家胡正垣認為,應大力發展“黃河幾字灣區域”,深化新絲綢之路的建設,降低我國對海上運輸的過度依賴。
19世紀70年代,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命名的“絲綢之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從內陸出發,經中國西北地區,橫貫亞洲,連接非洲和歐洲的古代商貿路線。古代陸上與海上的兩條絲綢之路,在今天正衍變為“一帶一路”的構想與倡議。新絲綢之路的意義何在?國家智庫專家、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區域委員會主任胡正垣,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此進行了深度解讀。
走新絲綢之路 解馬六甲之痛
“中國能源安全正面臨著嚴重挑戰,原油進口深陷‘馬六甲困局’”,胡正垣説。他介紹,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過大,目前中國原油進口的60%以上來自局勢動蕩的中東和北非,而進口油氣的80%左右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該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管,海盜、恐怖分子等活動日益頻繁。“一旦通道受阻,將給中國能源供應造成致命威脅”,胡正垣説。
他認為,隨著西亞北非的持續性動蕩,將對歐洲和亞洲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互動産生影響,尤其是聯繫歐亞經濟體的戰略通道可能會發生改變,因此中國要“西進北上”,從依賴海路轉向陸路,建立從阿姆斯特丹經中亞到中國再到東南亞一線的“新絲綢之路”。
他説,在高鐵、網際網路等現代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快捷便利的“新絲綢之路”,有望與海上運輸媲美,降低我國對海上運輸的過度依賴,大幅度改變亞歐大陸的地緣戰略格局,“重建歐亞經濟體的暢通,穩定中國的能源供應”。
黃河幾字灣 構建能源集聚區
“打造新絲綢之路,不能忽視黃河幾字灣”,胡正垣説。“黃河幾字灣”是指黃河經由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5省區接壤地帶的20個市縣和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而形成的“幾字灣”地區,佔地近55.7萬平方公里。
胡正垣介紹,亞歐大陸橋呈一字長蛇陣,缺乏一個重要的中間接點,因此在中間建立一個兼顧東、西的戰略經濟區非常重要,而綿延3000公里的黃河幾字灣區域,正處歐亞大陸橋中間,橫跨我國中西部接壤地帶,是整個歐亞板塊中唯一擁有雄厚工業基礎的城市群,正在迅速成為中國的又一個新興經濟增長極。
“這是罕見的能源集聚區”,胡正垣説。他介紹,黃河幾字灣區域稀土儲量約佔全國總儲量的90%,煤炭和煤層氣探明儲量約佔全國儲量的70%和50%,天然氣、原油儲量約佔全國總儲量的38%和12%,“將成為中亞、中東和中國能源資源匯集的戰略高地,開發潛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胡正垣説,加快黃河幾字灣戰略經濟區的建設,將有利於形成中俄蒙戰略合作的新框架。
他説,黃河幾字灣的延伸區包括蒙古國、俄羅斯遠東等,是世界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能源資源富集,是新疆和藏北的戰略後方,但目前卻是個“地區合作的空白地帶”。他表示,中俄蒙唇齒相依,三國不存在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鄰近地區資源稟賦相近,推動三國合作是戰略利益的共同訴求。
他認為,以黃河幾字灣戰略經濟區為基地,構建“中俄蒙自由貿易區”,能夠極大地促進生産要素跨國界的流動,形成世界罕見的能源、礦産、森林、淡水資源區,“推動三方的優勢互補,實現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