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銀杏之鄉——山東·郯城

  • 發佈時間:2014-12-08 00:29:4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郯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郯城縣位於山東省最南部,地處嚕蘇交界,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街道、開發區、景區),129個農村社區、4個城市社區,共160個行政村,94萬人。郯城是"中國銀杏之鄉"、"中國杞柳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中國綠色名縣

  夏商時期稱炎地,西周稱炎國,春秋時期演化為郯國,秦朝設郯郡,兩漢時改稱東海郡,唐朝元和年間(唐憲宗李純,西元806-821年)改稱郯城縣。是“春秋三聖”之一郯國國君郯子的故里,“孔子師郯子”、“郯子鹿乳奉親”的故事被傳為韆鞦佳話;以孫臏、龐涓鬥智聞名世界的齊魏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郯城境內的馬陵山;元代著名戲劇家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中竇娥的原型即為漢代東海孝婦。漢相於定國、薛宣,儒學大家匡衡、王朗,南朝著名無神論者、天文學家何承天,傑出詩人徐陵、鮑照、何遜等,都曾為華夏文明增添了璀燦的光彩。

  郯城資源富集,産業齊全

  素有“魯南糧倉”之稱,是全國100個産糧大縣之一,先後八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郯城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8%,是我國栽培銀杏最早的地區之一,縣內百年以上的大樹有3萬多株,銀杏綠化覆蓋面積30萬畝,年綜合效益12億元。郯城工業門類齊全,目前已形成以經濟開發區為核心,魯南現代化工産業園、李莊家電産業園、廟山迴圈經濟産業園、高峰頭機械加工産業園、紅花商貿物流園為輻射的“一區五園”佈局,化工、輕工、生物制藥三大主導産業不斷發展壯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44家,陽煤恒通化工、魯南紙業分別進入中國化工十佳傑出企業和全國造紙行業50強。“一村一品”經濟歷史悠久,現有中國結、裝飾木條、鋼木傢具等生産加工專業村216個。

  郯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京滬高速公路、205國道、310國道及膠新鐵路貫穿全境。全縣公路通車里程2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5公里,國道、省道126公里,縣鄉公路571公里,“村村通”里程1450公里;鐵路營運里程61公里。距連雲港、石臼港、嵐山港均在100公里左右,位於臨沂、連雲港、徐州三個空港之間,海陸空運輸十分便捷。

  郯城政策優惠,環境寬鬆

  縣委、縣政府在土地供應、稅費徵收、財政支援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一站式辦結和封閉式運作,全面實行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工作制度,以“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為目標,最大限度地減少辦事程式,最大程度地降低辦事成本,最有效率地提升辦事品質,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宜華木業、青島福凱橡塑、宸宇石油科技、安防産業園等一大批優秀項目落戶我縣,郯城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客商越來越多,已成為魯南地區投資的熱土、創業的高地。

  郯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工商聯會員企業迅猛增加。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縣共有中小微企業2368家,個體工商戶18359戶,工商聯會員企業已發展至2000余家,民營企業財政貢獻佔全縣財政總收入的75%以上,全縣納稅百強企業中90%是民營企業,其中工商聯會員企業佔70%以上。郯城縣工商聯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積極履職,工商聯領導班子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基層(鄉鎮)商會規範化建設穩步推進,直屬行業商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服務會員企業渠道不斷拓寬,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可喜成績,社會公益光彩事業蓬勃開展,工商聯的社會影響力、凝聚力明顯提升,各項工作紮實開展,創新工作亮點紛呈,受到市工商聯和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肯定,2013年,郯城縣工商聯被省人社廳、省工商聯、省公務員局等評選為“全省工商聯繫統先進集體”。

  金葉銀果迎貴客,古郯熱土送真情。郯城熱情歡迎廣大客商前來考察投資,傾蓋相交八方貴客,掃榻相迎四海賓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