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攀枝花:一座“鋼鐵重鎮”的“陽光轉型”之路

  • 發佈時間:2014-12-07 15:04: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成都12月7日電(記者董小紅、葉建平)7日,正值週末,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區一派和諧景象:兩旁三角梅競相盛開,一些市民正在河邊散步……然而,幾年前,這裡卻是雜草叢生、污水橫流,被大家稱為“臭仁和”。

  攀枝花被譽為“富甲天下的聚寶盆”,境內釩資源儲量達1547萬噸,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三;鈦資源儲量5.38億噸,居世界第一。因“百里鋼城”聞名的攀枝花市,曾“躋身”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之列。近年來,當地應對經濟“新常態”推動産業結構調整,依託充沛的陽光、果蔬等自然資源,重點發展以休閒度假、保健養生為主要內容的康養産業,帶動了群眾致富增收,空氣品質穩居全省前列。

  攀枝花市旅遊局副局長彭德清説,攀枝花年日照時數近2700小時,冬春兩季氣候乾燥溫和。鋼鐵行業産能過剩、市裏傳統的鋼鐵企業經營效益下滑,豐富的光照資源讓當地轉型發展看到了一線“曙光”。

  從2011年開始,攀枝花市不斷加大交通、醫療衛生、環境改造等領域的民生投入,僅今年就投入了近40億元。截至目前,全市已開辦了29所公辦養老服務機構、28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300多個民營托老機構和休閒度假機構。

  隨著交通、居住等基礎設施建設水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到攀枝花來過冬。半個多月前,77歲的成都市民陳志清和老伴來到這裡,住進了米易縣賢家旅遊新村。他説,成都冬天濕冷,這裡陽光燦爛。“關節炎不再犯了,我們準備過完春節再回去。”

  據統計,2013年,攀枝花市接待遊客突破850萬人次。在四川,“孝敬爸媽,請到攀枝花”悄然成了一句流行語。

  發展康養産業,現代農業也是不可或缺的“基因”。記者走訪時發現,近年來,攀枝花的早春蔬菜、特色林果、畜牧水産等特色農業産業,成為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的“好抓手”。

  走進米易縣安全村,村民鄧世平正在田裏忙活著。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番茄每斤最高時賣到4.5元,一畝地要收入三四萬元。

  現代農業讓老百姓嘗到了“甜頭”。據統計,2013年米易縣農業增加值就突破10億元大關、達10.6億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首次邁上萬元臺階、達10178元,同比增長13.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