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好風為啥又不在散戶這邊

  • 發佈時間:2014-12-06 02:32:57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切都在變,股市每天都有新變化。唯有不變的是,仍有九成股民經歷“滿倉踏空”不賺錢的悲喜劇。

  近期的A股風暴

  刮到哪去了

  儘管當前這是一場饕餮盛宴,是眾多股民盼望了幾年的中級行情、結構性大牛市。資金面也寬鬆,成交量從7000億到9000億,紀錄眨眼一個一個被輕鬆打破。昨天,萬億成交量也已開啟。

  巨浪滔天背後,小散戶手上的小市值股,最近以來幾乎原地不動,甚至下跌。

  有股民自責:“自己死腦筋,沒有做大股票的思維。”有統計表明,最近券商股整體漲幅50%,保險股40%,銀行股30%。它們對指數的貢獻是350個點,最近大盤漲了500多點,這就意味著如果不買金融股,買了其他股票,就可能沒有賺到錢。業內人士預計,沒賺到錢的股民超九成。

  為何還有這多人沒賺錢?

  或許是市場變化太大。在確定與不確定中,有太多的變數、顛覆和偏離。

  或許有太多的東西揮之不去,包括我們在過去在熊市長期養成的炒股模式和思維等。以60後、70後居多的老股民,經過多次熊市洗禮,體現在A股結構化行情中,墨守成規,難以把握風險收益和超額收益的關係。過去的2013年其投資理念和爆炒的創業板行情確實有些偏離。那時候,A股市場公募基金從大藍籌股搬家到新興産業股,“小傢夥”很瘋狂。

  市場急功近利

  金融股推高指數

  近期,在滬港通開通後,“艱澀”的風格轉換過程中,“聰明的資金”——機構投資者和少數個人投資者,在策略上求變,抓住了低估值的大藍籌股的機會。

  比如,動輒億萬資金撬動大象起舞,券商股、銀行股一次次突襲、逼空。過去我們所看到的那些每天成交稀少、K線走得如心電圖的銀行股,突然變得活躍異常。股指六連陽成為常態。

  這背後,是諸如“融資融券”加“杠桿行為”,從“倉位博弈”快速過渡到“品種博弈”等因素在起作用,很多方面實際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川財證券分析,對於當前股市的行情,與前兩年相比,資金面正發生極為快速的變化: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預期是最為直接的邏輯支撐。融資買入仍呈多頭態勢,融資盤主要反應的是散戶加杠桿的行為,融資融券對當前市場資金的貢獻是顯著的,漲的時候可刺激A股市場活躍,有利於增加股票的流動性。

  對於多數資金在10萬以下的眾多小股民來説,因達不到參與融資融券規定的資金規模,在這方面沒有參與,因此,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再如,自從2009年來A股進入到存量博弈時代,存量博弈的早期模式上,專業機構強調資金博弈模式從“品種博弈”過渡到“倉位博弈”,“從週期過渡到泛成長的博弈”。而如今,“從泛成長過渡到週期博弈”、“倉位博弈”與“品種博弈”的轉換顯得更快、更靈活。而散戶短線買賣過於頻繁很難賺到錢。

  日成交額過萬億

  大錢流到哪去了

  目前,在市場具體表現就是,兩市成交量突破萬億,權重股已成為主力資金操縱大盤的工具。金融股推高大盤指數。

  作為市場主角,券商板塊股又是這個市場當之無愧的“吸金王”。拿中信證券這一隻個股來説,近5天的成交額都保持在百億元以上,特別是昨天的成交額更是達到驚人的278億元。本週成交額共計831億,這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整個上海市場在過去行情不好時兩天成交額的總和。

  可見,券商板塊吸引了市場更多的人氣和資金。可謂風景在這邊獨好!

  (以上市場剖析僅供參考,非品種推薦)

  記者張應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