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山依舊在 路從水上來

  • 發佈時間:2014-12-05 07:33:41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趙峰 通訊員 張運權 張滔

  古夫昭君,千古傳奇;正在修建的古昭公路,長虹臥波,從古老的歷史畫卷中蜿蜒而出。

  車在橋上走,路從水上來。為保護生態環境,避免開山毀林,古昭公路,超過1/3的路段,採取架橋的方式盤旋于古夫河當中。

  風景美 歷史美

  路也要修得美

  古夫,名稱源自宋徽宗時狀元奐谷珍,他被選為駙馬卻不從,棄官還鄉。徽宗大怒,將其五馬分屍。後人為紀念他,將其墓地所在稱“夫子岩”,古夫鎮因此得名。

  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漢元帝時期三次請求出塞和親,被傳唱千年。2009年,高陽鎮正式更名為昭君鎮。

  古夫與昭君的故事淒美憂傷,但古昭公路卻令人心馳神往。

  從宜巴高速興山縣駛出收費站,沿著312省道,大約20分鐘便可來到古昭公路的終點——兩座青山相互掩映,一條“臥龍”從山谷中蓬勃而出,靜靜地俯在碧綠色的古夫河上,勾勒出一幅迷人的風景畫。

  古昭公路,全長10.861公里,其中有3.9公里沿著山體走向,靜臥在古夫河當中。“興山縣風景美,歷史美,我們想把路也修得美。”興山縣交通局副局長陳行達説。

  立項伊始,這條山間公路共有三套施工方案——隧道、炸山、水上修路。

  隧道,成本太高,對經濟基礎薄弱的興山縣來説,壓力太大。

  炸山,成本降下來了,可在座座青山當中埋進烏黑的炸藥,想想都讓人黯然神傷。

  水上修路,爭議來了——如何設計施工方案?如何降低施工成本?如何確保施工安全?

  一輩子修橋築路的陳行達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創造性地根據三峽庫區水位升降情況進行施工:當三峽水位降低時,抓緊工期進行橋墩的澆築和安放;當水位升高時,再進行橋面建設施工。“一方面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環境污染。”陳行達説。

  在不斷探索中,一根根橋墩整齊排列,一幅幅橋面安裝到位,最終一條“水路”初見端倪,爭議聲越來越小,這裡儼然成為當地頗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進山難 出山難

  路通後不再難

  從興山去宜昌,需要多長時間?

  省交通廳一位工作人員説,10年前去調研,沿著312省道折騰了八九個小時。

  在省委某機關工作的老李説,5年前回興山老家,312省道路況不錯,但大貨車太多,少説也顛簸了5個小時。

  現在呢?3日,記者用了2個半小時。“要是宜巴高速能全線貫通,2小時以內絕對能到。”隨行的司機表示。

  站在古夫鎮農民寧遠山家裏,便可眺望到山下古昭公路的施工情況。雖已入冬,屋後幾畝臍橙,仍挂滿燦燦金黃。寧遠山説,臍橙成熟的季節,他們會騎著摩托車來到312省道路邊,向過往司機兜售,不僅辛苦,而且一天也賣不了多少。“都盼著這條路能早點通車啊!橙子也能賣到大城市去,家裏的收入也能提高一些。”寧遠山説。

  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興山農産品、礦産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交通不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沒有鐵路,沒有水運,今年才通高速公路。”

  古昭公路建設施工進度突飛猛進,預計今年底即可實現主體工程完工,明年5月實現通車,比設計工期提前12個月,惠及沿線群眾超過5萬人。通車後,興山縣至宜巴高速公路入口的車程將從現在的1小時縮減至20分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