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告別“黃金時代”“破爛王”開始貓冬

  • 發佈時間:2014-12-05 06:32:54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鹿道銘 本報記者趙蘊穎

  隨著氣溫急劇下降,以往走街串巷的“破爛王”,在很多小區難覓蹤影。記者昨日走訪我市多家廢品收購站發現,廢品價格下降,使一些小型廢品收購站提前步入“寒冬”。

  廢鐵賣“白菜價” 百姓“賣破爛”熱情不再

  在甘井子區一家廢品收購站裏,記者看到,200平方米的倉庫多數面積閒置,並沒有太多廢品。這裡的經營者老張來自河南,從事這一行已有5個年頭。他邊忙活著從廢舊電線裏抽出銅絲,邊告訴記者,秋冬是廢品收購淡季,加上價格大幅下跌,來賣廢品的市民越來越少了。

  據老張介紹,廢品收購行業的“黃金時代”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當時廢紙、廢鐵、廢塑膠等一系列廢品的回收價很高。“市民都願意到我們這兒賣廢品。前幾年舊報紙價最高的時候每公斤2.5元,現在每公斤才0.9元;硬紙殼價最高的時候每公斤1.5元,現在每公斤0.8元;銅價最高的時候每公斤60元,現在每公斤38元;廢鐵價格降得最多,都是‘白菜價’了,品質最優的廢鐵每公斤才賣1.5元,前幾年最高的時候每公斤就能賣到3元,跌了一半。”

  日均毛收入200元左右 收購站維持平衡都勉強

  市民家裏的老舊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也不再是收購站裏的“香餑餑”了。“每台廢舊電視價格最高也就40元,現在廢舊電視我們一般都不主動收了。一方面那種古董電視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拆解起來費時間,又重又佔地方。”

  老張告訴記者,現在整個收購站勉強維持收支平衡,每天的毛收入在200元左右。但是生意一天比一天難做,由於廢品收購價格一直走低,根本賺不了多少錢。

  就在記者要結束採訪時,市民王大姐開車運來一大包廢舊報紙和塑膠瓶。王大姐告訴記者,家裏老爺子有撿廢品的習慣,陽臺上專門開闢一塊地方存放廢舊物品。現在廢品價格低得離譜,攢了很多也賣不上幾個錢,還給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她打算勸老爺子暫且“收手”,等以後再説。

  廢品回收行業 急需扶持整合

  廢品收購價格同樣折射經濟冷暖。有業內人士分析,原料需求有限,廢品價格就上不來。廢鐵、舊報紙回收價格持續下跌,説明鋼鐵廠、紙漿廠對原材料需求在下降。未來,廢品價格短期內難有回升,基本會維持現在的價格水準。

  有專家表示,廢品回收不論是從環境保護還是從資源回收再利用來看,都是對社會有益的。家電産品使用壽命大致有10年至15年,而且更新換代很快,廢舊物品處理市場空間巨大。

  政府應從資金和政策上對廢品回收行業予以扶持,整合資源,使之更規範化,讓從業者有利可圖,讓廢品回收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