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O2O大潮來襲 企業緊抓落地生根

  • 發佈時間:2014-12-04 00:32:5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位中小企業家齊聚“中國O2O高峰論壇暨中國綠色産業高峰論壇”,積極地向業內著名的專家、學者以及創業者們學習O2O落地經驗,共同探討O2O發展中的問題。據悉,該論壇由外經濟貿易大學主辦,北京遠景綠色創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學習型中國雜誌社、英特華集團等單位聯合承辦。主要探討了“O2O模式的創新與落地”,力圖搭建O2O的互動和示範平臺,為中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商務部電子商務與資訊化司司長李晉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教授,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全球價值聯盟理事會會長Klaus Leisinger,合拍線上董事長、中科智金融集團董事長張鍇雍,酣客公社創始人、廣州酣客網路科技公司董事長王為,k友匯創始人管鵬,河狸家美甲、阿芙精油創始人孟醒,阿里巴巴O2O事業部行業線負責人李傑,中國最大的二維碼行銷服務平臺——上海翼碼副總裁、中國第一個O2O先鋒社群——O2OPark創始人張波等人士出席了論壇,並就各自在O2O落地中的體會發表了講話。

  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各行各業都在學O2O,無論是雕爺的“河狸家”,還是參與外賣大戰、提出“得盒飯得天下”的“星潤食客附近生活”;不論是整合社區閒置資源解決最後一公里配送的“愛鮮蜂”,還是主張“落地高於一切”、玩共同生活理念社群以輕鬆賣酒賣房的酣客公社。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催生行業變局,O2O正以星火燎原之勢滲入民眾的衣食住行。李晉奇表示,這次峰會的舉辦,為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傳統企業如何結合O2O經營模式,是當前企業界和學術界需要探討的重大課題。接下來,本週刊從不同角度呈現幾位業界專家的發言,以與讀者共用。

  O2O做出了卓越貢獻

  李晉奇:電子商務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在擴大服務業、優化産業結構方面表現尤為突出,首先帶動了快遞服務業的大幅提升,去年快遞業增長了92億件,有超過60%是來自電子商務。今年“雙11”當天産生的包裹量達到了8860萬件;其次,催生了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這一新型服務業,2013年市場規模達到了6萬億元,同比增長56.9%。今年阿里巴巴用12個小時,總支付比例超過去年同期的1.88億筆,交易峰值達到285萬每分鐘。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還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並帶動了企業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産品設計創新,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

  商務部作為主管部門,堅持將電子商務作為新時期商務工作的重點來抓。大量推進電子商務的應用與法律制度、環境的建設。在推進應用方面,今年啟動了電子商務與快遞協同發展的試點;在環境建設方面,首先,研究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其次,完善電子商務標準體系建設,規範電商平臺,入駐商家等相關主體市場行為,促進電商全産業鏈資訊的可溯源,加強部門協同,創新監管方式。

  O2O模式的融合發展模式,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共識。推動O2O模式的創新與落地,有助於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助於推動中國産業模式的戰略升級,也有助於學術研究與商業實踐的聯動,將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産力。

  O2O使得電子商務走進新時代

  高新民:電子商務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至少有三大貢獻:第一,電子商務是中國網際網路應用中最能普及網民的一個驅動。網購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網民,現在網購人群是6億多,預計年底將達到7億,那時中國網購居民普及率將超過70%,接近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水準,實現中國網際網路的基本普及。

  第二,電子商務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習慣,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如今中國正在通過拉動消費來改變經濟增長方式,而不僅僅是靠投資和出口,消費拉動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

  第三,電子商務不僅僅發生在交易環節,還發生在物流、促進就業等,甚至向上游延伸,往供應鏈中滲透,所以電子商務不僅僅拉動了個人消費,更是拉動消費品製造業的網際網路化。

  如今O2O使得電子商務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這將帶來三大變化:首先,移動網際網路使得電子商務更加廣泛;其次,O2O對數據的聚集,使得對大數據的應用成為現實,數據引導使網際網路快速走向智慧化;第三,O2O使得虛擬和物理實現充分融合,這標誌著網際網路進入一個新階段。

  佔據了場景就贏得了未來

  張波:眾所週知,網際網路爭奪的是流量和入口。然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爭奪的是場景,誰了解場景,誰就站在風口,誰佔據了場景,誰就贏得了未來。

  在網際網路時代,找到了流量,就直接到了業務。現在的智慧手機産生了消費者商業,不管是微信、公眾賬號、微網志、百度地圖,還是大眾點評等,這些都已經是打通的場景,直接進入它的路徑,業務的場景和形式,整個的O2O的這種用戶流動的閉環已經形成。O2O的特點是業務場景多樣個性化與連接場景的垂直碎片化。其中,碎片化渠道的場景是關鍵的一個因素。比如你開門店,你的場景,你的互動,最重要的是3公里內的人群,而不是大眾點評上的那麼多人。

  O2O為什麼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被大家炒得這麼火熱,是因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行為發生巨大變化。而它是一種互動精準的體系,是一種線上和線下行為,通過精準互動建立連接的一種模式。有著完全不同的兩條路,一種是化整為零的小分隊,就是頒獎戰爭,以社交基於社群的方式,要做O2O的就是要認知盈餘。因為O2O的思維是一個抓住用戶痛點的産品思維。

  我們翼碼做了8年,沒有做到網際網路化,但是做到了O2O實現大品牌之間的這樣一些翼聯盟。其實,很多企業之間的合作都是在實現異業聯盟。你只要産生內容,就可以形成渠道,也完全可以顛覆渠道入口論的中心,讓中心的帝國們變成基礎設施,如果變不成基礎設施將死去。所以O2O讓這個有機體從一個快魚吃慢魚的生態變成一個窮魚吃富魚的時代。

  O2O不是萬能鑰匙

  李傑:從去年開始O2O非常熱,無論是我們説的大數據還是本地化,或是零售轉型升級,好像任何事情都可以和O2O發生關係,O2O是不是真如大家所説的那樣有價值呢?從今年年初到“雙11”之前,我大概接觸了600多個商家,都有面對面溝通,他們給我統一的印象,就是對O2O的急功近利。比如:“我做O2O三個月以後,我的流量會怎樣?線下營收會怎樣?一年之後我是不是可以從傳統非常掙扎的行業中脫穎而出”等。

  而在阿裏內部O2O概念提得非常少,我們用全渠道零售來説明,在品牌線上我們更多思考的是,當所有的平臺、渠道進行整合時,如何讓消費者進行無縫的體驗和價值提升,讓消費者感覺是在進行一個資訊全透明的消費。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一個品牌商,不應該關心消費者線上上買還是線下買;應當關心,當消費者線上上的時候,忽然想到要進行線下體驗時,能不能先線上上界面去體驗;當消費者線上下門店時,不買沒關係,但是能不能讓其收藏資訊,當未來某一天這個商品降價了,會給你一個消息。這方面,我們也會提供一些基礎服務去幫助品牌商實現所有的資訊整合,最終提供智慧化的消費者體驗。

  很多企業,想通過O2O來解決傳統行業當中的一些問題,但很少看出自己的企業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當我們要做商業模式變革時應該想清楚,企業原有的線上和線下出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在進行了O2O的嘗試以後是否能改變,如果不能改變,O2O是無效的。因為,O2O一定不是萬能鑰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