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股讓熊市秒轉牛 投資者:幸福來得太快不知所措

  • 發佈時間:2014-12-03 07:33:4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歷史天量成交、單日百點震幅,令股市中的空頭幾乎銷聲匿跡。回顧近四個月行情走勢,場外資金大幅入市跡象明顯,在政策紅利釋放和無風險利率下行支撐下,居民財富再配置偏向股票的趨勢預計將延續,這也意味著A股中期強勢格局基礎牢固。不過,在經過短期快速上漲後,市場暴露出技術超買、投資杠桿提升過快、風格不同步等隱憂。儘管從目前多頭氣氛看,逼空行情可能繼續上演,但把握短期投資節奏應開始提上議事日程。

   天量成交後又現百點長陽

  11月20日以來,滬深股市啟動年內第四輪逼空行情,市場強勢特徵在本輪行情中顯露無遺,在最近三個交易日發揮到極致。

  11月28日,滬深股市成交超過7000億元,創出歷史天量。就在投資者憂慮天量之後是天價的時候,12月2日,大盤再度飆升。滬綜指以2667.82點小幅低開,在下探2665.69點低點後即開始全天單邊上揚走勢。在券商、銀行等大盤藍籌股推動下,指數上漲一浪高過一浪,盤中最高上探至2777.37點,最高漲幅近百點。滬綜指收報2763.54點,漲幅達3.11%。2800點整數關口近在眼前。

  從個股角度看,金融股是第四輪逼空行情的主角。11月20日以來,申萬非銀行金融板塊和銀行板塊的區間累計漲幅(總市值加權平均)分別達37.89%和20.95%,實現了相對於其他強勢行業板塊1倍多的超額收益。如以算數平均法計算,非銀行金融和銀行板塊11月20日以來的區間漲幅分別為33.22%和24.92%,與整體法計算結果接近,這意味著近期金融股呈典型的普漲格局。在權重股上漲的同時,其他八類股票表現遠遠沒有指數火爆,滿倉踏空情況並不罕見。

  天量之後是百點長陽,令很多習慣了震蕩市甚至熊市的投資者一時不知所措,很多投資者對行情後續演繹充滿迷惑。

  中期強勢格局基礎牢固

  判斷行情的後續演繹,先要看看今年以來市場重歸強勢的邏輯是什麼,以及這些邏輯是否還在發揮作用。

  總體來看,年內市場實現四度逼空走勢的主要推動力有二:一是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導致市場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原因有很多,但主因在於資金需求端萎縮。從近年的吸金大戶看,房地産行業和地方融資平臺規模巨大。進入2014年後,此前持續的宏觀調控措施開始發揮累積效應,房地産行業景氣度明顯下降,居民對房價上漲預期基本消失,進而通過“購房需求下降-房價下跌-新增土地購置面積減少-房地産投資下行-開發商資金需求下降”的鏈條,明顯降低房地産行業對市場流動性的吸納能力。宏觀經濟轉型大幕拉開,隨著政策訴求轉變,地方融資平臺吸金慾望明顯下降。房地産行業和地方融資平臺是此前中國經濟中吸納資金最不計成本的兩個領域,資金需求顯著下降是引發今年以來無風險利率下行的重要推手。

  二是改革紅利持續釋放。進入2014年,各項改革措施層出不窮,以改革促轉型不僅成為共識,也在切實加速展開。對股市來説,改革紅利持續釋放,不僅給市場提供豐富多樣的熱點題材,也顯著提升整體市場風險偏好水準,令沉寂已久的A股重煥生機。

  展望後市,在資金需求端持續萎縮背景下,非對稱降息、暫停正回購操作等近期一系列措施顯示,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資金供給端寬鬆格局,無風險利率存在進一步下行空間,股市整體估值及在居民財富再配置中的吸引力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考慮到當前經濟只是處於轉型初期,後續各項改革措施持續推出仍值得期待。這意味著,本輪導致市場上漲的邏輯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可能進一步強化。從這個角度看,對市場中期強勢格局延續不應抱有太多疑慮。

  三因素增添短期震蕩隱憂

  不過,中線無虞並不意味著短線可繼續大舉追漲。實際上,伴隨指數近期大幅飆升,市場短期震蕩調整壓力逐漸增大。儘管趨勢依然向上,但對投資節奏把握要高度重視。

  首先,經短期快速上漲後,市場技術超買情況比較嚴重。從滬綜指看,各項技術指標都處於嚴重超買狀態中,而本輪市場上漲主力板塊,如銀行、券商等,普遍存在短線漲幅過大的問題。儘管“牛市不言頂”,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市場短期漲幅過大後,對增量資金吸引力勢必會明顯下降,增量資金恰恰是本次行情井噴重要推手。適當震蕩調整以便給場外資金一個“上車”的機會,對未來行情延續非常重要。

  其次,杠桿增速過快。統計顯示,11月兩市融資買入額高達1.38萬億元,歷史上首次實現單月融資買入超過1萬億元。當前融資餘額已超過8300億元,近一個月增幅接近20%。從草根調研情況看,抵押房屋貸款炒股的情況已開始出現。上述資訊表明,伴隨近期快速上漲,市場資金加杠桿速度大幅提升,融資償還等階段去杠桿壓力因此逐漸累積。

  第三,市場風格並未同步。在近一個月的上漲中,銀行、券商等大盤藍籌股單兵突進,而中小盤股普遍表現低迷,更多只是跟隨指數微漲。從歷史經驗看,如果真是一輪牛市行情,個股輪動應是主要市場特徵,目前這種“單腿跳”的風格很難持續。這意味著後市可能的路徑有二:或者大小盤股在集體震蕩中實現同步,或者小盤股後來居上、大幅補漲。考慮到小盤股普遍較高的估值,市場演繹第一條路徑可能性似乎更大。(龍躍)

  ?逼空 基金經理坐不住了

  “現在就是逼空嘛。指數拼命漲、指數股也在漲。”2日A股收盤後,一位公募基金經理感慨道。

  在增量資金涌入、降息等多重利好因素影響下,近期A股市場節節走高。作為市場重要買方之一的公募基金,儘管近期也在緊急調倉金融股,但最近一週主動型股票基金跑輸指數型基金顯示基金調倉金融股幅度有限。

  統計顯示,10月、11月累計新發行基金規模為196.21億元,不考慮存量産品申購、贖回情況,目前權益類公募基金規模約為一萬億元,相比目前A股市場一天就高達6000多億元的成交金額而言並不算多,加之在三季度公募基金就持有458.65億元金融股,業內人士認為,公募基金並非這一輪金融股行情“主推手”。

  緊急調倉金融股

  “對藍籌股,公募基金還是有些基本倉位,但拿的應該不是很多。”一位不願具名的公募基金經理強調,“這兩天,大家也在根據市場變化作出調整。”

  這位基金經理所言的“調整”,即增大對以金融板塊為代表的藍籌股配置。

  此前不少機構對銀行股不看好,但多項政策發佈使銀行股利空出盡,加之保險機構舉牌銀行股等事件催化,使近期對銀行股情緒發生變化,所以應跟隨市場做出調整。

  某基金公司投資副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該基金公司旗下不少基金經理已將倉位向藍籌股遷移。這些基金經理調倉的範圍不僅包括銀行、券商等熱點板塊,還包括鋼鐵、有色等傳統低估值藍籌股板塊。

  在12月2日金融股飆升拉動大盤上漲後,一些公募基金錶示,繼續看好藍籌股。

  一些公募基金重倉券商股

  金牛理財網統計顯示,最近這一週有12隻指數基金漲幅超過10%,漲幅最大的國泰上證180金融ETF凈值增長率高達12.34%。同期僅有7隻主動股票型基金漲幅超過10%,最大漲幅為11.91%。業內人士認為,在藍籌股行情下,主動股票型基金跑輸指數型基金,説明目前公募基金對金融板塊調倉幅度有限。

  公募基金對金融股調倉有限,緣於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從資金量看,目前權益類公募基金規模同A股日交易金額相比並不算大。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開放式股票型基金規模為9847.04億元,其中指數型基金規模為2810.2億元,積極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為7036.84億元。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10月共成立6隻權益類基金,募資115.82億元,11月份,共成立權益類基金11隻,合計募集資金80.39億元。

  其次,此前一些公募基金已重配券商股。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在三季度,公募基金就持有458.65億元金融股,佔凈值比例為3.71%,在所有行業佔比中排名第三。券商股為不少公募基金所重倉,前十大重倉股中包含券商股的基金為298隻,累計持有數量為144810萬股。(記者 劉夏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