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探索建立科技扶貧長效機制

  • 發佈時間:2014-12-03 03:4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金正橋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我國科技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貧困地區自然條件較差,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科技投入嚴重不足,科技發展基礎薄弱,導致科技推廣難度大,新技術引進和轉化速度慢,科技成果難以入村到戶。解決這些問題,完成扶貧攻堅任務,需要探索建立科技扶貧長效機制。為此,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科技特派員是地方黨委和政府按照一定程式選派,圍繞解決科技扶貧問題,按照市場需求和農民實際需要,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優勢特色産業開發、農業科技園區和産業化基地建設的專業技術人員。應拓寬科技特派員選派渠道,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多元化、社會化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動員組織科技特派員深入貧困鄉村,通過實地指導、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向農民傳授科技知識,幫助他們解決生産中遇到的技術問題。

  支援科技型特色産業發展壯大。貧困地區發展主要靠內生動力,必須有産業、有勞動力,內外結合實現發展。應根據貧困地區資源優勢、技術水準、現實條件,選擇具有發展前景的特色産業,引入現代技術、管理和人才等要素,促使其發展壯大,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群眾脫貧。所支援的産業應符合環保、無公害等要求, 並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所支援的企業應採用産業化經營方式,讓盡可能多的貧困人口受益。

  加強資訊服務體系建設。資訊是現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只有掌握資訊才能獲得競爭先機和合作機會。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資訊閉塞、資訊不暢是重要原因。對於科技扶貧來説,掌握和運用資訊尤為重要。應圍繞農業産業鏈服務平臺建設,堅持把資訊扶貧作為科技扶貧的一項重要內容,重點圍繞科技扶貧産業加強資訊服務體系建設。農業關聯企業應根據農業産業鏈的特點,建立現代化資訊管理系統,以實現企業間資訊交流的規範化、常態化,使各節點企業得到及時、實用的資訊資源。

  形成項目資金競爭分配機制。為使科技扶貧項目切實促進貧困地區群眾增收致富,充分發揮科技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應創新科技扶貧開發模式,探索形成項目資金競爭分配機制。在科技扶貧項目安排上,探索引入競爭機制,向有積極性、有能力、資金使用好、效益發揮好的地方傾斜。一是建立項目獎勵制度,對重視科技扶貧項目、措施得力有效的貧困地區給予項目資金獎勵。二是將科技項目落實情況作為分配項目資金的主要指標,讓有能力把錢花好的地方和單位首先得到扶持,以激勵其他地方和單位借鑒經驗、迎頭趕上。

  建立科技扶貧工作責任制。科技扶貧是一項社會公益性較強的工作,需要堅持政府主導。探索建立科技扶貧長效機制,必須引入責任制。這一責任制應明確地方黨委、政府為本地區科技扶貧工作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各相關部門和相關負責人為相應責任主體和責任人。制定科技扶貧工作各項規章制度時,應貫徹落實責任制要求。同時,強化問責,把科技扶貧成效作為考核相關責任人的一個重要依據。

  (作者單位: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03日07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