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專利歐洲表現搶眼 量質齊升的冷思考

  • 發佈時間:2014-12-02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歐洲專利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22292件新申請專利數位居該局的年申請量前五位,緊隨美國、日本、德國。隨著中歐在智慧財産權領域合作的深化,中國專利在歐洲表現搶眼,還獲得品質、數量均好的口碑。

  歐洲專利局局長伯努瓦·巴蒂斯戴利在日前舉行的中歐智慧財産權雙邊會議之際高度評價中國的創新動力,表示近年來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法國,與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國的數量相當。他還説,中國近年在歐盟申請專利多集中于數字和電信行業,在歐盟申請專利成功可以説是高品質的保障。“歐洲在專利審核規則、標準上嚴格,很少出現在美國因專利品質問題産生糾紛的現象。”

  就像巴蒂斯戴利所説,“通過合作,中歐執行相似的專利申請和保護的法規程式,不僅能夠為專利所有者提供有效保護,還能夠減少時間和金錢成本,這樣有利於創新主體。”當前中歐智慧財産權領域的合作項目豐富,在專利檢索、分類、認定等方面的合作進展順利,為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直接技術投資創造了便利,也利於中國企業更好地在歐洲本土化發展。中歐在智慧財産權領域的深化合作益處明顯,還有利於為雙方企業構建更公平、更開放的市場,從而促進雙方的經貿、科技交流。

  另外,歐盟構建和實施“單一專利體系”也將給中方帶來一定積極影響。這將有助於中小企業,簡化申請和維護專利的成本。該體系能減少在歐洲國家申請專利的程式,節省企業資源和費用,有利於走出國門、在歐洲發展的中國企業。

  與科技創新領先的歐洲專利部門合作,雖然益處頗多,但同時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雙方不同的發展階段、科技創新水準、文化背景都是中歐專利能否協調認定的障礙。在生物醫藥、電子設備領域等近年來專利數量激增的産業,中國佔有量較少。這也顯示在主流新興行業,中國步伐還沒有跟上歐洲節拍。

  與此同時,中國創新主體略顯單薄。在歐洲專利申請主體榜單上,南韓三星、德國西門子、荷蘭飛利浦公司位列三甲,顯示這些成熟的跨國公司是引領創新、將創新轉化為生産力的主要推動者。中國暫時還沒有一家企業作為主體登上榜單,説明科研和商業的良性互動關係還未有效建立,不論是商業競爭、還是科技競爭都有短板。

  隨著向産業鏈上游發展,中國企業對外競爭重心不該再是人工和原材料成本,而應轉向標準制定和技術獨創性上。包括歐盟“單一專利體系”在內的各項體系建設只是為專利發明者鋪就了高速路,而不是為在發明創造路上奮鬥的行者們提供“燃料”,可以預見,未來這個平臺上的競爭將更加透明和激烈。

  中國創新者們更要有緊迫感,如果不能在高速路上換擋增速,就可能會被越拉越遠。(閆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