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愛觸網,愛投資,浙商“少帥”愛拼不怕輸

  • 發佈時間:2014-12-01 06:34:06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愛觸網,愛投資,浙商“少帥”愛拼不怕輸

  2014首屆“中國民企少帥大會”在杭舉行

  □本報記者 高逸平 通訊員 張羽/文 魯統磊/攝

  “50後”的創一代漸漸老去,“80後”的創二代正在崛起。一代與二代之間,怎樣傳承與創新?

  11月29日, 2014首屆“中國民企少帥會”在杭州舉行。“浙商少帥會”會長樓明説,“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作為接力者我該做什麼?作為新一代的創業者我又該做什麼?我們這一代人到底要成為一群怎樣的人?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我們同樣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創業者,沒有付出沒有收穫,沒有努力就不可能創造財富,守衛財富,我們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家”。

  首屆“少帥會”核心成員共有150位,分別來自傳統製造業、房産建築和投資集團。“80後”是其中的主力軍,“90後”正在長成。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少帥”們有兩大共性:都在觸網,不論是利用網際網路發展自身傳統産業還是拓展新業務;都愛投資,其中都有網際網路和大健康。

  本屆“少帥會”由“浙商少帥會”和《浙商》雜誌共同主辦。

  接班少帥—— “少帥會”副會長沈波:沒有童年的“創二代”

  進入而立之年的“80後”,正在逐漸掌權民營企業。這是最好的時代,滿地都是機遇;這也是最壞的時代,進入轉型困境,隨時有被顛覆的風險。

  是否接班、如何接班,成了“80後”少帥們面臨最大的難題。

  4年前,華成控股集團董事長沈鳳飛的獨子沈波從英國碩士留學歸來。當時,26歲的沈波面臨著是否接班的抉擇。

  他發現,自己的理念難以與父母和企業元老的理念融入,他想自己創業。但是,父親的身體狀況並不佳。

  衝突與矛盾,怎麼解決?“溝通,溝通非常重要。”沈波説。在溝通中,他沒有選擇全盤接手,而是接手自己適合併感興趣的領域——投資和房産。

  房産是華成的主營業務。2012年初,當房産進入“寒冬”之時,沈波卻擔任了華成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華成各房産項目的銷售及開發工作。在任職期間,他的銷售業績超過20億。

  這樣的成績並非賴於上代留下的底子好,沈波將其歸於“沒有童年”的實戰經。相較于“富二代”的稱呼,他更願意稱自己為“創二代”。

  高中起,沈波每年的寒暑假就泡在工地上。“那個時候人家寒暑假三個月有兩個月都在外面玩。”2008年,大學畢業的他隻身前往上海,自己找工作打拼。

  現在回頭去看,他開始理解為什麼父親不給他童年。沈波認為,若是要接班,越早介入越早積累實戰經驗越有利。

  沈波認為,“80後”的創二代是變革的一代。未來,華成只會再做5年左右的房産,將收縮的錢拿來做投資,慢慢轉型,“從製造業慢慢轉向做服務業第三産業。”

  4年前,沈波和朋友發起少帥會。4年後,當年的“小屁孩”們都逐漸長大開始掌權,需要屬於自己的平臺。作為浙商少帥會副會長的他希望,少帥會能成為一個“創二代”溝通交流、尋找合作項目的平臺。

  創業少帥—— 王守義長孫王太白:數千萬豪擲蒸發後的成功轉身

  三分之一的少帥已接班,三分之一的少帥在準備接班。還有三分之一的少帥,則選擇離開家族企業自己創業,“王守義十三香”長孫王太白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6月,完全脫離家族,凈身出戶,開始二次創業,用網際網路思維在地産領域推陳出新。”王太白説。

  他成立了網際網路思維模式的全球資産平臺,主要合作項目為文化地産和農業産業地産。同時,他還入股了多家平臺型公司。

  其實,回國前的王太白完全不像現在內斂低調。在英國留學的他,是個出手闊綽的“二代”。時尚雜誌上多數頂級跑車,曾經都是他的座駕。

  2008年,他在英國曼徹斯特豪擲千萬買下十余套房子。但沒想到,隨後而來的一場金融危機,幾天工夫,就腰斬了曼城房價,低價房滿天飛,無人接手。加之匯率波動,一夜間,王太白手裏的財産蒸發了2/3。

  “一場金融危機把我的宏圖大志打成了泡影,我才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個家族繼承人真正的壓力,原來我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那一年敗家子、富不過三代各種語言都涌向我。”王太白自白道。

  2008年,黯然回國的王太白在老家河南又玩起了不被家裏人認同的房地産。不過這次,他漸漸開始學習模倣父輩的方式:踏實專注做事,內斂做人。兩年的時間,他的地産賣了1.8億,差不多賺了1.3個億。

  第二次創業的王太白一如首次創業時遭受質疑。有人説,富不過三代,大跨度的轉型是否會走入魔咒?

  他説,“對‘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我理解比較深刻,持中立態度。順風順水長大的,沒有太強的韌性,失敗的幾率大。二代和三代,缺的不光是經歷,還要學會如何合理支配財富,增強控制風險的能力,在創業中增加歷練,踏實做事,實在做人。大多數沒落的家族企業,都是先從內部沒落的。”

  復星集團CEO梁信軍寄語“少帥”們——

  把眼光放到全球

  找到長期便宜的項目和資本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少帥們都有一顆投資心。可是,剛接班還沒實戰幾年,怎麼尋找投資點?昨天,復星大局背後的操盤手——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信軍分享了他的經驗。

  在他看來,中國將來是全球最大的市場的行業。“如果你把中國經濟想像成一個製造中國,你看到的都是風險和困難;如果你把中國經濟看做是消費中國,你看到的幾乎都是機遇;如果你把中國看做是資本中國,你看到的機會更多了。”

  關於消費中國,梁信軍最看重的中産階級消費市場,8年後,中國城市消費中有81%是中産階級消費,因此,投資中國的消費最重要是投中産階級相關聯的消費。這其中包含了升級消費、包含體驗式消費,包含個人金融。

  體驗式的消費,會有爆炸性的增長。比如,旅遊、醫療、美容、餐飲服務和影視等。“這恰恰是我們這些‘80後’、‘90後’、‘00後’創業者最容易做的,因為你們非常在意客戶的感受。”

  關於個人金融,梁信軍説,“未來,中國家庭會大幅提高個人家庭金融資産配置,因此,與個人金融關聯的資産將來上升非常快。”

  除移動網際網路外,他還非常看好大健康。“從教育、培訓、研發、醫藥流通、批發零售、物流、醫療、養老、醫藥大健康産業鏈對公對私的金融服務,大健康這個領域非常值得大家投資的。醫藥、醫療的成長性不比移動網際網路差。”

  在實體製造業方面,梁信軍看好環保。至於房産,他説,“今年、明年,特別是明年,可能還有一個小高潮,但是,住宅和商業地産,逐步面臨供過於求。做綜合體、住宅要小心,特別三四級城市供求關係嚴重失衡。”不過,另一方面,“還是有很多稀缺地産的,物流地産、養老地産和金融地産還是非常好。”

  與好友郭廣昌一道白手起家創業22年,梁信軍給在座的少帥們提了3個建議,“新一代浙商有語言優勢、有國際眼光,希望大家能夠更加開闊的思考。要超越父輩,第一,要有全球眼光。第二,始終關注怎麼弄到更長期的便宜資本,在全球找更合適的投資機會。儘管你在家族當中有傳承,但是還是要不斷優化、升級家族的資産結構,不能抱著這個結構終老。第三,更重要的時間精力花在人才方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