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播撒創新火種 深耕“三農”沃土

  • 發佈時間:2014-12-01 01:31:1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眼看立冬就要到來,但是江南水鄉張家港依然溫暖如春。

  11月6日一大早,錢春桃照例開著那輛略顯寒酸的雪佛蘭轎車前往塘橋鎮牛橋村,怡情農莊蔬菜基地的老闆于建軍等著他去查看最近有些焦枯的西葫蘆是咋回事。

  意外的事發生了!半路上他又被後車追尾……

  眼看車尾癟了一大塊,雖然有些心疼也有些著急,可他還是耐住性子把事故處理完,繼續上路。“最近半個月我已經被追尾兩次了,一問起來,嘿,對方不是賣菜的就是種菜的,我們還交換號碼成了朋友……”身為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的錢春桃,此時還不忘給記者來一個黑色幽默。

  “西葫蘆的葉子有點枯沒事,可能是噴雙氧水的時間不對,以後預防白粉病要在傍晚噴藥。”到了基地,錢春桃輕車熟路地走進大棚,一邊查看一邊囑咐跟在身後的于建軍。

  自從三年前相識,于建軍自己也想不起錢教授來指導過多少次了,“反正每個月都會來一兩次,關鍵還是免費的”,于建軍在商言商,笑起來似乎有點狡黠。

  這樣的場景讓記者直呼意外,可是南農大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辦公室主任陳巍卻説,學校裏有一大幫這樣的教授,除了上課做實驗,就是泡在農村與黃土面對面,不為別的,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學識和成果傳授給更多的農民。如今,依託南農大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已經建設4個綜合示範基地、5個特色産業基地和10個分佈式服務站,服務網路幾乎覆蓋江蘇各個市(縣),開啟了一條新型農業科技服務之路。

  服務“三農”當仁不讓

  “農”是國之根本,“食”是生命底線。

  中國有幾千年的農業耕作歷史,成體系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卻僅有幾十年。

  “我國農業科技推廣建國前採用美國模式,建國後實行蘇聯模式,前者由高校和農業院校構成,後者則由政府設計的農業科研院所構成。”在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座談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如是介紹。

  隨著農業現代化和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以政府意願為主導的農技推廣體系問題逐漸凸顯,而擁有學科、人才優勢的高等院校卻一直游離于農技服務體系之外,農業科技推廣與應用,甚至成為困擾涉農高校的難題:

  面對廣大農民對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大量高校科研成果卻止步于實驗室;面對高校評價體系約束,大批從事農技推廣的教師得不到有效激勵;面對功能定位和法律地位的缺失,高校無法充分發揮公益性農技推廣功能……

  2012年2月1日,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引導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成為公益性農技推廣的重要力量……把農技推廣服務績效納入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廣教授、推廣型研究員制度……”

  “作為一所涉農高校,我們由衷地感到歡欣鼓舞,多年來做足準備、打下基礎、“接地氣”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丁艷鋒作為一名水稻栽培技術專家,多年來的農技服務經歷讓他感觸頗深。

  作為奮鬥在農業科技研發一線、肩負著公益推廣使命的涉農高校,南京農業大學在農業科技推廣道路上,也走過了一條蜿蜒前行的道路,探索出許多有益的農業科技推廣模式,如“科技大篷車”、“百名教授興百村”、“專家工作站”等。

  儘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涉農高校在發展中還時常縈繞著幾個大問號:如何讓在一、二線城市辦學的涉農高校真正走進田間地頭?如何讓科技服務方式從傳統個體化、自發化向系統化、有組織的方向轉變;從間接式、短期性向與農村發展相結合、長期性轉變;從單純依靠農林類高校向多學科整合、多高校聯合、政産學研用融合的方向發展?如何讓涉農高校辦學模式與方法適應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農業經營方式的轉變?

  為把學校辦在農村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中,使大學推廣模式成為公益性推廣的一部分、新型農村服務體系的龍頭、建設新農村的智庫以及培養農村創業人才的基地。構建新型社會化、多元化農村科技服務體系成為迫切的任務。

  2012年4月,科技部、教育部為落實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繼續深入落實八部委下發的《關於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的意見》,推動我國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實施“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計劃”,南京農業大學獲批成為全國首批成立的10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之一。

  左惟,不僅是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也是該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他告訴記者:“南京農業大學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作為新型公益性農業推廣的生力軍,遵循‘立足江蘇,側重華東,輻射全國’原則,充分發揮高校的多功能優勢,根據區域農業産業發展需求、經濟發達程度、區位交通特點等因素,開展科技服務和技術推廣,力爭成為帶動和引領區域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2年多來,南農大已建成淮安研究院、宿遷設施園藝研究院、常熟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句容研究院、灌雲農業裝備研究院、灌南食用菌研究院、昆山蔬菜産業研究院等4個綜合示範基地、5個特色産業基地、10個分佈式服務站。

  這些基地絕大部分都建在農村,直接面向廣大農村、農民和涉農企業開展科技服務。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與活力的校地、校企合作道路。基地的順利建設和成功運作,在推動地方産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大學科技服務新模式正在形成。

  “學校+基地”服務添動力

  素有“南船北馬”之稱的古城淮安,與揚州同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可是,市民顧小姐卻在感嘆,如今市場賣的豬肉已經吃不出兒時的肉香了。

  是人的口味變刁,還是豬的品質變差?

  “人民的生活標準提高,消費需求也隨之多層次、多樣化,先滿足有肉吃,再滿足有好肉吃。”南農大動科學院教授黃瑞華解釋説,“我們研究發現,豬肉的獨特風味主要是由肌內脂含量的高低和肌纖維的粗細決定的。”

  這個被同行笑稱為“江蘇豬頭”的中年漢子,幾十年來把精力都放在了培育更好吃的豬肉上,特別是與淮安的蘇淮豬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今他有了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南京農業大學淮安研究院院長,他的責任是要把更多的南農大科教與人才資源引向淮安,成為淮安這個農業大市的科技動力源。

  在他的帶領下,蘇淮豬成為南京農業大學與淮安成功合作的典範。2011年,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畜牧總站、淮陰種豬場等共同培育的新品種蘇淮豬通過國家審定。

  “我們的蘇淮豬追求的是傳統豬肉特有的口感,肌內脂達到3%,老百姓可以嘗到兒時豬肉的味道。”黃瑞華説道,“而且抗病性和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胴體瘦肉率高”。

  現在,蘇淮豬“歡快的腳步”已經跑出淮安,在江蘇蘇北、安徽、河南、山東等地都能吃上這種口感風味上乘的黑豬肉,一年的出欄量達十幾萬頭。

  如今,一系列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正源源不斷地從南京流向淮安。

  “原來我們公司的牛糞免費給周圍農民用,可是牛糞直接運到田裏,根本無法利用。”快鹿牛奶總經理顧文文笑著説,“現在用了南農大的生物有機肥技術,不僅變廢為寶,每年還為公司增加1500萬的收入!”

  研究院成立後,南農大根據淮安市農業發展需要,調集了農學、動物科學等8個學科的師資和科技資源全力支援研究院的建設和發展。研究院結合南京農業大學學科優勢和淮安市農業發展現狀,在優良稻麥等品種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淮黑豬育種及産業化開發、高效有機肥等8個方面開展政産學研用深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用,共贏發展。如今的南京農業大學淮安研究院已獲批在淮安市淮陰種豬場建立“農業部農業科技創新與整合示範基地”。

  “基地建設是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的重要任務,我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已經涌現出淮安研究院、宿遷設施園藝研究院、常熟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一批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基地。體制機制創新成為推動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動力。”左惟説。

  如今,南京農業大學基地所到之處,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耕種方式,更顛覆了單一的農業發展模式,農業與休閒觀光業疊加,高校與龍頭企業牽手,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模式注入等多種模式如冉冉新星,正在“三農”大地上升起。

  在南農大啟東專家站,記者看到,專家工作站挂靠在啟東市科技局,服務平臺和實驗基地落戶于南通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又與周邊專業合作社和成千上萬戶農民簽訂協議。專家工作站培育出莢長粒大糯性好的優質鮮食蠶豆——蘇鮮蠶1號、蘇鮮蠶2號、寧研4號,企業負責育種、收購、加工和銷售,農民種植的蠶豆,企業不僅照單全收,而且還是高價收購,使得高校科技成果通過企業運營真正地普惠農戶。

  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丁艷鋒説,通過兩年多來的基地建設,一是提升了南農大多學科協同創新、服務地方的能力;二是為培養與實際生産接軌的高素質大學生建立了一系列實習和實驗的基地;三是極大地推動了學校人事管理制度、教師評價體系的改革;四是讓教授的科學研究更加貼近實際,符合農業生産的需求。除此之外,南京農大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還針對江蘇“三農”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進行立項調研,每年都發佈《江蘇新農村發展系列報告》和《江蘇農村發展決策要參》等,為江蘇新農村發展建設提供決策建議。

  論文寫大地 科研接地氣

  去年,錢春桃帶領幾個學生在常熟市董浜鎮的50畝試驗田播下了種子。

  除了黃秋葵,還有早熟絲瓜、早春蠶豆……錢春桃覺得最大的種子還是自己的夢想。在他看來,研究院雖然以企業形式運作,但盈利並非研究院的首要目的。“我們的技術服務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不管是企業還是農戶,讓他們先試用我們的技術,有了收益之後再談合作。最後才是研究院自身的盈利創收。”

  現在,一些“心眼活”的農戶已經不請自來地找到府,讓錢春桃幫著分析蔬菜栽培中遇到的問題,也在尋思著能在他的50畝試驗田中找到發財致富的“搖錢樹”。

  “你們看,原本8月成熟,10月下市的黃秋葵,移栽到大棚內,就可以保證它一直成熟”,錢春桃手指著説,“只要保溫效果好,它也可以像‘樹’一樣多年生一直採摘,等推遲到秋冬季節上市,就更能待價而沽了。”

  研究院不僅是受到企業和農戶歡迎的“致富園”,同時也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專業學習和創新研究的“實驗田”。

  “不熟悉農業生産,不深入田間地頭,不進行實地調研,是提不出好問題,寫不出好論文的。”錢春桃對進站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對接企業和農戶的生産需求”。一年來,研究生們圍繞蔬菜廢棄物的迴圈利用、設計試驗和示範應用,初步形成了田頭直接發酵還田的方法,相關科研論文也已發表。

  對南京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教授們來説,公益服務不意味著沒有責任、不擔風險,服務“三農”不代表科研價值低。要做到市場認、農民信,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走進南通市啟東專家工作站的實驗室,記者一眼看見一排倒垂著的四青新品種植株,風乾後的豆莢呈現乾枯色,但豆莢依舊飽滿分明,實驗室角落還堆著幾摞種子。“這是湯老師的寶貝呢,誰都不能動。”恒昌隆食品公司總經理張勇告訴記者。

  已過花甲之年的湯一卒教授,2010年來到啟東專家工作站,並先後帶動20多位專家教授來此服務,每年還有一批博士生、碩士生到工作站參與科研開發,研發出包括“蘇鮮蠶1號”等優質蠶豆品種。

  “以前的蠶豆種出豆粒小、價格低,農戶寧願曬乾後再賣。新品種蠶豆不僅顆粒大、口感好、粘澀感下降,老百姓每畝地能多收300塊錢,我們公司的銷路也非常好。”張勇一邊剝開一個蠶豆莢一邊比劃説,“現在,啟東每年有10萬畝青蠶豆,湯老師卻沒有在這拿過一分錢工資,有時還自貼路費!”

  在為期半個月的採訪中,記者感觸最深的就是“真”:真需求、真投入、真行動、真技術。

  由丁艷鋒教授領銜的水稻栽培科研團隊,致力於水稻精確定量設計栽培、機插水稻高産規律、水稻栽培資訊化、超高産栽培理論與技術等的研究與推廣,目前在常熟設有“糧食大面積增産技術整合與示範”、“糧食主産區作物豐産節水節肥技術整合與示範”等科研項目,建立了20萬畝水稻高産高效示範區和15萬畝稻麥節肥節水技術輻射推廣區。

  由沈明霞教授領銜的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科研團隊,專注于自動化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研究,在常熟董浜現代農業園區建立的智慧溫室管控系統,能夠實現溫室環境的遠端自動調控,極大地提高了農産品品質,減少了人力成本投入。

  ……

  一面是多個團隊潛心對接生産需求、使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造福地方經濟;一面是學校和政府加大投入、厘清體制機制藩籬,破除發展瓶頸。多方協同下的南農大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新圖景已經繪就,高校和地方産學研深度合作的新氣象正在顯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