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俄中或聯合研發混合型核反應爐 俄將做特殊貢獻

  • 發佈時間:2014-11-29 07:20: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 《透視俄羅斯》特約記者 安德烈·列京格爾】俄中兩國物理科學家可能將啟動一項研發未來混合型核反應爐的合作項目,旨在利用熱核反應提高常規核反應爐性能。俄羅斯國家科研中心“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科瓦利丘克(Mikhail Kovalchuk)在莫斯科“開放式創新”國際論壇上宣佈了上述計劃。他説:“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實施一項全新的項目,準備將目前的核電站熱堆與托卡馬克(用強磁場約束電漿體的裝置)進行連接。該項目將對國外同行開放,首先是中國同行。”

   混合型反應堆降低安全隱患

  根據設想,混合型反應堆可將核電站的安全隱患、放射性廢料、有害氣體排放等問題的影響程度降至最低,使現有核電站在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核廢料變成燃料。專家們一直夢想建立這樣一個封閉的核燃料迴圈,其最終廢棄物是無須深埋上萬年的普通材料。將傳統反應堆,如VVER型反應堆同混合型反應堆連接起來,能使科學家們在幾十年而不是幾百年的時間裏解決乏燃料的問題。與此同時,這種裝置還能處理核電站99%的鈾後廢料,這就解決了核電的最後一個問題——放射性廢物問題。

  俄羅斯國家研究中心“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總裁葉甫根尼·韋利霍夫院士(Evgeny Velikhov)介紹説:“在這種反應堆中,用於核能發電的普通燃料將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産生的廢料卻少得多。混合型系統完全可以被稱為‘綠色’系統,它能夠杜絕切爾諾貝利和福島那樣的災難性事故的發生。”

   “混合佈局”或將商用

  俄羅斯科學家發佈的消息意義重大。葉甫根尼·韋利霍夫院士介紹説,建設這種以“混合佈局”為基礎的示範堆,並結合目前建設中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可能成為建設商用熱核反應爐的基礎。

  ITER計劃,即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目前正由歐盟、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南韓和美國在法國卡達拉舍市聯合實施。歐盟在該項目中承擔45%的費用,其他每個國家出資9.09%。目前各國正在積極研製某些反應堆組件的原型。

   俄羅斯將做出特殊貢獻

  俄羅斯國家科研中心“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科瓦利丘克説:“我們有自己的國家熱核能源發展規劃,由聯邦原子能集團公司主導。”ITER的建設使用了俄羅斯的托克馬克技術,俄羅斯聯邦原子能集團對該計劃的投入不是以資金形式,而是以智慧財産權和工業設計形式完成。俄羅斯原子能行業企業正在為該反應堆生産一種獨特的超導部件和許多其他設備。沒有這些設備,ITER將無法實施。

  核聚變反應(即在太陽上不斷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氫原子核的聚合反應,這將是首個利用其獲取電能的大型實驗項目。如實驗成功,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安全能源。目前該項目進展艱難。在ITER所在地法國,主建築體的建設工作滯後於工期約30個月,剛剛打好地基並開始砌墻。工期延誤的原因是此類設施係全球首次建設,許多細節無法提前預料。工期在專用材料的選擇階段就已開始被迫推遲,許多情況下材料只能重新設計。專家們強調説,人類第一個商用熱核電站只能在21世紀末出現。米哈伊爾·科瓦利丘克指出,混合型反應堆的研製同樣是個未來遠景問題。(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