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現代作家筆下的“煙道”

  • 發佈時間:2014-11-29 01:31:0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張 濤

  ■桂下漫筆

  小酌言歡,品茶論道,這些雅行,都被看作是文人的氣質與風度。相對品茶小酌等不言自明的名士風度而言,吸煙實在難登大雅之堂,甚至也常常為人詬病。但總有一些現代吸煙或不吸煙的作家,想盡辦法絞盡腦汁為吸煙“正名”。

  這種正名的途徑大致有二:一種是在生理層面,説吸煙無害;一種走精神路線,言吸煙與自由、性情之關聯。第一種正名,從一開始就虛弱無力,科學早已證明吸煙不僅有害自身,而且還要殃及旁人,無數二手煙民對此也是怨聲載道。一人吸煙,眾人討之。

  第二種方法最為聰明取巧:一則是將吸煙與自由、性情等文人所最為推崇的價值觀念相聯繫,就猶如灰姑娘成了白天鵝;二則性情、風度等都是人人殊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我説是自由,你説不自由,沒有科學的標準裁判,所以就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事情。有些時候就看誰的位置高,誰的聲音大,誰的耐力強,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哪怕就剩一個人;三則是“與時俱進”,與反思“科學主義”思潮的觀念相隨,趕時髦。用時代前沿,來論述一個古老的話題。既有歷史感,又有新意。

  一般以為小酌品茶的都是紳士名媛,而鼓動吸煙的都是莽漢土匪。這是明顯的“出身論”,以“貌”取人。徐志摩、林語堂可謂是現代文學的紳士、謙謙君子,可就是這樣的紳士卻將吸煙與自由、性情聯繫起來。

  徐志摩曾先後遊學美國、英國。在牛津的時候,校園氣氛自由活躍,與詩人飽滿的激情和涌動的思緒相暗合,所以留下的都是自由閒適的記憶。徐志摩將在牛津的愉快記憶,歸結為牛津的“吸煙主義”。牛津的秘訣就是導師“對準他的徒弟們抽煙”。按照牛津的標準,只要“學會抽煙,學會沙發上古怪的坐法,學會半吞半吐的談話”就可以畢業了。徐志摩只是將牛津寬鬆自由的氛圍作了一個浪漫主義的詩學表述,他強調的是不拘一格,任其自由發展的教育模式。徐志摩説:“多少偉大的政治家,學者,詩人,藝術家,科學家,是這兩個學府的産兒——煙味兒給薰出來的。”

  一個“薰”字,説盡了“吸煙主義”的精髓。薰不同於烤,不能用急火,只能小火來;薰不能如烤炸等速成,只能一點點慢慢來。總之,薰不是燒烤似的“急進主義”,而是不溫不火的“改良主義”。薰,不以硬性改造為長,而以感染浸淫為本。

  徐志摩借“吸煙主義”談大學的文化氛圍,屬於憂國憂民的“大”問題,而且徐氏的文筆輕鬆幽默,態度沖淡平和。這樣的論説基調也容易讓眾人接受,不會遭到太大的反對非議。但是,我們從徐氏四平八穩的論調中,大體可以看出他是不吸煙的,要是吸,也是裝模作樣,擺個“珀斯”,顯示一下風度啥的。(具體徐志摩到底吸不吸煙我無考證,這裡純粹臆測。)

  較之徐志摩談“吸煙主義”的平和而言,另一紳士林語堂的論説就有失風雅了。觀林氏人生發展的軌跡,可謂是中規中矩。按理來講,有這樣一帆風順的人生境遇,作文論説應該是閒適平和的。但是,林語堂早期的文字卻並非如此,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浮躁淩厲”,或用我們熟悉的左翼文論語匯説就是“充滿了戰鬥性”。大家都知道“三·一八”慘案之後,魯迅寫了《為了忘卻的紀念》。殊不知,林語堂也寫有《悼念劉和珍楊德群女士》一文,其間的憤怒筆伐,似乎是不在魯迅之下的。

  世間之物,都是一反一正的。有人嗜好吸煙,自然就有人主張戒煙。自己不是煙民,不知戒煙的難與易,不知戒煙的苦和樂。但是看了林語堂的《我的戒煙》之後才知道,在他老人家眼裏,吸煙與戒煙這樣的生理之別,竟然也是關乎性情靈魂的“大”事情了。在林氏那兒,煙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凡是只把吸煙當作一種生理過程,隨便就能把煙戒掉的人是“不配談吸煙的”,因為他們“忘記了吸煙乃是靈魂上的事情”。林氏這樣的論調可謂是“上綱上線”,出語傷人太深。好不容易戒掉了吸煙的“陋習”,卻不小心連靈魂也給弄丟了,猶如倒臟水一起把孩子也給倒掉了。

  在林語堂看來,文人是萬萬不能戒煙的。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文人以文為生,靠文吃飯。李白鬥酒詩百篇,那是因為李白可能不會抽煙,只能是借助酒精的刺激,到達迷狂之境,揮毫潑墨吧。林語堂主張以吸煙達到“心曠神怡”的迷狂之境,用老百姓的通俗表達就是“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我們實在應該佩服老百姓的智慧與境界,這些體驗絲毫不遜色于我們的文壇雅士。

  主張“吸煙主義”的同時,林語堂還唸唸不忘嘲諷一下那些想戒煙的人“為什麼人生世上要戒煙呢?我們人類的行為,總常是沒有理由的,有時故意要做做不該做的事,有時處境太閒,無事可做,故意降大任于己身,苦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把自己的天性拂亂一下,預備做大丈夫罷?”

  自古都説是“文人相輕”,文人説起文人來,自然下語也要尖酸刻薄得多。雖然較之徐志摩借煙談文化環境的“大”問題,有了一些“進步”,開始關注吸煙與個人性情、靈魂之事了。但是明眼人早已看出,林氏還是借煙説事,不過這回説的是那些沒有性情、靈魂和骨氣的文人。這樣看來,林氏就沒有徐志摩那般“紳士”了,那般“平和寬容”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