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一體化開啟新蘇南模式
- 發佈時間:2014-11-28 00:51:2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發展
本報記者張 曄
它是江蘇經濟的“火車頭”:僅佔全國土地面積的0.29%,卻創造了全國6.4%的經濟總量。
它是全國創新的“試驗田”:國務院正式批復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我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由8個國家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組成,橫跨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5個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
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方陣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否僅僅是在人口數量、土地面積、經濟總量等方面的一個放大版?如果不是,它將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科技日報記者深入蘇南五市進行了採訪。
蘇南的癥結與機遇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唐朝詩人的佳作,被紅豆集團兩代人演繹出不同的精彩:從只做來料加工的小針織廠,到擁有專利2000多件、年銷售額達446億的高新技術企業;從傳統的服裝業,到提取珍貴物種“紅豆杉”中紫杉醇製成抗癌藥物的生物制藥新銳。
“紅豆衫”與“紅豆杉”,看似一字之差,卻在企業內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蝶變。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紅豆遭遇史無前例的危機,硬是靠著“瘦身”戰略挺了過來並沿用至今,此後十多年,公司先後關閉輪轂、印染等項目,把紡織服裝的80%生産環節外包出去,把土地、勞動密集的産業轉移到海外,自己則成為一個專注研發、設計、行銷的“啞鈴型企業”。總裁周海江認為,他們成功的秘訣就在於轉型。
其實,紅豆就是一枚放大鏡,既能看出蘇南的癥結與機遇,也能看到蘇南轉型的陣痛與希望,而這恰恰就是示範區出爐的特殊背景。
“只有招不來的鳳凰,沒有不下蛋的雞。”從改革開放起,蘇南的鄉鎮企業爆發、外資企業領跑成為各地競相效倣的發展模式。但是,蘇南人曾經不以為然的土地資源、勞力成本、投資效率,如今卻成為發展的剎車片!
從經濟學發展規律來看,蘇南土地開發強度接近國際公認臨界點,環境負荷重、投資效益低已成為普遍現象。“這意味著,蘇南必須減少對生産要素投入的依賴,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型增長。”南京大學教授洪銀興説。
與此同時,蘇南地區每人平均GDP超過1.7萬美元,具備了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和條件,如何迅速融入“國家戰略”,考驗的是蘇南的創新底氣和張力。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黨組成員徐南平院士表示,蘇南作為先行地區,理應成為國內其他地區的探路者,要緊緊抓住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重大機遇,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歷史性轉變,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改革成為創新的點火係
過去一年多,教師們創辦了三四十家公司,這是喬旭始料未及的。他抹了一把腦袋説:“在這之前的十年裏,老師們辦的企業也就是這個數。”
數字的對比讓這位南京工業大學的副校長對南京科技體制改革感觸良多。
10月1日,南京再出重大舉措:全國第一部“科技人才創業”地方法規——《南京市紫金科技人才創業特別社區條例》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從此科技人員在南京創業有了法律靠山,科技創新不再是口號式的“一陣風”,而是有律可循、有法可依的經濟活動。
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南京圍繞著科技創業,改革動作頻仍,從“1+8”系列政策到“科技九條”再到“創業七策”,為科技創業營造了良好生態環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大大提升,吸引了大量科技企業落戶。
今年以來,中興通訊高層先後三次造訪南京“無線谷”,為何情有獨鍾?原來,依託東南大學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此設立了江蘇中興微通信公司,在毫米波近遠端超高速通信標準Q-LinkPAN和國際標準IEEE 802.11aj(45GHz)上,已佔據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和産業的制高點,三年內銷售有望突破百億。
短短5年時間,無線谷10萬平方米創新載體,已聚集一百多家通信與網路公司在此創新創業,産值超400億元。
“科技九條”只是一個側面,這場改革在校園激起波瀾的同時,另一項改革在蘇南潛移默化地推動著,只不過目標是企業。
早在2012年江蘇就出臺6個方面20條政策措施,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近年來,蘇南各市在用足用好創新政策和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上下足了工夫,相繼引進了中科院奈米所、醫工所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目標就是解決創新的主體、創新的動力、創新成果的應用等關鍵問題。
“我們面對的是6萬餘家民營企業,其中製造業佔了半壁江山。”中科院常州中心主任駱敏舟坦誠地表示,這裡的企業對技術需求十分迫切,這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契機。
江蘇省科技廳常務副廳長王秦認為,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核心就是開展激勵創新政策先行先試,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新型科研機構、科技資源開放共用、區域協同創新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真正使經濟社會發展轉向創新驅動的軌道。
高新區開啟新蘇南模式
幾十位醫療診斷領域的企業家們分享感悟和經驗,行業內的專家前來助興“指點迷津”……
10月中旬的一個下午,生物奈米園內的BioCAFE撒滿冬日的暖陽,一場別開生面的體外診斷行業沙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BioCAFE就是我們的‘車庫咖啡’,産業交流、觀點碰撞、資源共用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位剛剛落戶生物奈米園不久的科技企業家告訴記者,類似智慧財産權保護、臨床申報、FDA動態資訊、專利申請、産業資訊分享等各具特色的行業沙龍活動每週都在上演,成為新興産業加速發展的一劑“提神咖啡”。
7年前,蘇州工業園區緊緊抓住中科院在全國布設研究機構的重要機遇,採取院省合作、省地共建的方式創立中科院蘇州奈米技術與奈米倣生研究所,並以此吸引奈米技術人才,打造奈米技術産業基地。如今,園區已集聚了5000多位高層次人才、200多家奈米技術企業、産值超138億元,形成了微納製造、奈米節能環保和奈米生物醫藥三大優勢産業。蘇州工業園區也被列為世界微納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産業創新區域之一。
向技術前沿要動力,向産業高端要空間。在新一輪的發展中,高新區有望借助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力”政策,成為發展排頭兵,開啟一個主要依靠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蘇南模式。
目前,蘇南地區初步形成了以南京智慧電網、軟體,無錫物聯網、積體電路,常州光伏、智慧裝備,蘇州奈米科技、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鎮江船舶及海關關鍵裝備戰略新材料為特色的産業格局,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初現端倪。2013年蘇南地區高新技術産業産值突破3萬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2.5%,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43.8%。
11月26日,省科技廳已召集蘇南五市高新區,為即將出臺《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指導意見》徵求“金點子”;不日,江蘇省政府也將召開蘇南五市座談會,進一步凝煉共識、聚焦方向。記者獲悉,這份《意見》將重點圍繞構建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集聚整合高端創新要素資源、加快推進區域創新一體化發展等方面,積極開展激勵政策先行先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此舉或將成為蘇南五市轉型發展的一個重大改革與創新紅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