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大工程對衝房産投資增速下滑鐵路環保加碼疾行

  • 發佈時間:2014-11-27 07:3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顧鑫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重大工程對衝房産投資增速下滑 鐵路環保加碼疾行

  重大工程發力穩投資 鐵路環保加碼疾行

  分析人士認為明年經濟有望守住底線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11月26日舉行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重大網路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産資源保障工程等七個重大工程包已報經國務院批准並下發文件,下一步,發改委將進一步明確落實各方責任,切實推進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順利實施。

  七個重大工程包的推進實施同時伴隨著投融資機制改革和市場準入的放寬、價格形成機制的完善。分析人士認為,重大工程的落實預計將有效對衝房地産投資增速下滑,保證明年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運作,其中,鐵路、環保有望扮演急先鋒的角色。

  調結構補短板 加強薄弱環節

  經濟下行壓力之下,穩投資的力度當前明顯加大。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説:“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明確落實各方責任,加強工作聯動,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和建設進度,保障重大工程建設資金,強化重大工程後續項目儲備管理,切實推進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順利實施。”李樸民所説的國家重大工程是指“七個重大工程包”,涉及重大網路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産資源保障工程等領域。為了加快重大工程建設,發改委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重大工程專題協調會議進行專門部署,建立了重大工程進展情況按月調度的工作機制。

  在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重點圍繞糧食水利、交通、生態環保、健康養老等重大工程包進行了發佈和解讀。糧食水利重大工程包,一方麵包括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工程,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加強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另一方麵包括重大水利工程,主要是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交通重大工程包,主要是加快公路、機場、長江黃金水道等內河高等級航道、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網路建設。生態環保重大工程包,主要是加快實施國土生態整治、大氣污染防治、清潔水工程,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促進污染物排放量顯著減少,有效緩解重點地區大氣污染,促進水環境品質有效改善,提升水安全水準。健康養老服務重大工程包,主要包括加快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大幅度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形成規模適度、可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體育健身建設。

  李樸民説,在選擇列入重大工程包的具體工程項目時,主要出於以下考慮:一是選擇有利於調結構、補短板,加強薄弱環節建設,增加公共服務産品供給的重大工程。二是選擇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工程,促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選擇符合“十二五”規劃和相關規劃要求,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重大工程。四是選擇具備一定工作基礎,能夠儘早推進見效的重大工程。

  李樸民強調,現在加快重大工程建設的出發點是從增量的角度來補短板,加強薄弱環節建設。這跟經濟結構調整的大方向是不矛盾的,特別是投資和消費結構調整的方向和目標都不矛盾。

  鼓勵民資進入 完善投融資機制

  如果説七個重大工程包解決的是投什麼的問題,那麼隨之而來的是誰來投的問題。發改委投資司巡視員歐鴻表示,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的積極性,堅持以社會資本為主和以市場化運作為主的原則,讓社會資本發揮重要作用。

  歐鴻指出,國務院高度重視發揮社會資本的積極作用,明確要求完善投融資機制,調動地方積極性,特別是要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形成多方合力,為當前和今後幾年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實現經濟平穩可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是此次推進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

  實際上,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就提出,要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方式,一是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二是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三是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對於PPP模式,歐鴻表示,創新吸引社會資本的方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領域,有利於將政府的政策意圖與社會資本的管理效率有機結合,推動各類資本相互融合、優勢互補。《指導意見》提出,在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創新投資運營機制,積極擴大社會資本投資途徑。目前,發改委正在研究起草推進PPP的指導意見,將於近期印發。

  對於創新融資方式,歐鴻表示,《指導意見》在信貸服務、擔保、産業投資基金、股權債權融資等方面多措並舉,豐富社會資本的融資方式和渠道。比如,創新信貸服務,支援開展排污權、收費權,購買服務協議質押等擔保貸款業務,探索利用工程供熱、供水、發電、污水垃圾處理等預期收益質押貸款,發展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鼓勵民間投資發起設立産業投資基金,政府可以通過認購基金份額等方式給予支援等。

  歐鴻強調,讓社會資本在推進重大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就必須深化改革,向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敞開大門。除了創新投資方式,還要建立公平的市場準入環境、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比如,鼓勵社會資本加強能源設施投資,支援社會資本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移民安置和確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參與水電建設,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電網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油氣管網、儲存設施、建設運營等。

  以糧庫建設為例,今年6月,國務院第52次常務會議確定今明兩年建設糧食倉儲設施1000億斤的倉容,並把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列入了國家重點工程。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耿書海介紹,這一次糧庫建設,與1998年那一次全額由國家投資建設的方式不同,主要是通過兩大類、四種方式來做好糧食倉儲設施建設。第一類是通過投資補助,支援中央直屬企業和地方政府增加儲備來建設一部分倉容,這是用投資補助的方式。

  第二類是通過競爭的方式。這裡面有三種形式,第一是通過放寬糧食收購政策,給一些大企業政策性糧食收儲主體資格來換倉容,由企業來投資建設。第二是通過一些政策性糧食收儲主體,比如像中儲糧總公司與社會企業簽訂糧食倉房租賃合同,以合同來換取倉容,就是我給你存糧,你給我建倉,國家可以不花錢。第三是制定嚴格的準入條件,給一些社會企業政策性糧食的代儲資格換取倉容。

  環保鐵路投資料加碼

  隨著各項改革舉措加快落實,重大工程建設的推進將得到更好的保障。分析人士認為,明年房地産投資增速可能會進一步放緩,以七大工程為代表的“補短板”工程有望有效保證投資增速維持在較為平穩的水準,尤其是鐵路、環保等方面的投資額度巨大,穩增長作用不可低估。

  發改委基礎司司長費志榮稱,交通工程包的項目今明兩年可以開工建設,包括了中西部鐵路項目45個、公路項目71個、內河高等級航道項目43個、機場項目19個、城際鐵路項目25個,一共是203個項目。從目前進展來看,工程包裏面的重大項目推進非常順利。截至11月初,今年計劃開工的93個項目中,目前38個已經開工,24個正在進行施工的招標,21個正在開展初步設計。這些項目今年內都可以開工,已經開工和即將開工的項目比例達到89%。還有10個項目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具備條件後進行審批核準。

  今年鐵路計劃新開工項目64個,其中國家幹線鐵路項目32個。這32個項目中有6個項目已于去年完成了審批或核準、今年內開工,其他26個項目是在今年進行審批、核準,到今年9月底,26個項目也都基本完成了審批和核準的手續。另外32個項目屬於鐵路改造等配套項目,由鐵路總公司和相關省進行審批。這些項目目前也都完成了前期工作的手續,可以在年內開工建設。除了這64個項目外,發展改革委還在繼續推進一批國家幹線鐵路項目的前期工作。

  今年以來,鐵路建設總體進展順利。到10月底,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約5900億元,佔年度計劃的74%,其中社會資本投資鐵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約530億元,佔年度計劃的76%;今年計劃投産新線7000公里,目前已經投産了2226公里,佔年度計劃的32%。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全年可以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投産新線里程7000公里的目標任務。下一步,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明年計劃擬開工的鐵路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重大鐵路項目的前期工作。

  環保方面,數據顯示,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在內的三大行動計劃在資金總量上預計達6萬億元。其中,大氣污染防治計劃總投入預計5年內達到1.7萬億元,年均3400億元,中央財政總投資2700億元,也就是年均超過500億元。但實際上,2013年和2014年,中央財政累計投資預計只有150億元,未來幾年投資加碼的趨勢很明顯。

  明年經濟能守住底線

  分析人士表示,展望明年,隨著七個重大工程實施帶來的投資發力,經濟有望守住底線。明年經濟增速有望高於7%。

  “我們對2015年中國經濟並不悲觀。”申萬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經濟增長率會回落到7.2%左右,經濟能夠經受住房地産調整這一核心壓力測試。他指出,2015年地産投資進一步低於今年,基建對衝仍然是一個現實的邏輯。2015年將會有地産投資的下行和觸底。調整完成後,地産將步出口後塵,進入低速增長軌道。

  對於出口,李慧勇表示,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略高於今年,出口環境將有所改善。然而出口的黃金期已過,廣交會數據依舊低迷,預計2015年仍屬低位復蘇。

  對於近期獲批的大項目能夠産生的影響,李慧勇表示,當前已處於年末,大部分基建項目即使當前獲得批復,真正開工也會落在2015年,我們判斷當前頻繁批復新項目的一個目的在於穩定2015年投資。

  “明年經濟增長初步預期大約在7.3%左右,略低於今年或者跟今年基本持平。”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出口和消費變化不大,出口略微好一點,由於以國際油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其實改善了中國的貿易條件,有利於中國出口的略微改善,三大投資中很難寄希望於房地産和製造業投資,基建領域可能發生新的變化。

  管清友強調,對於今天的經濟增長速度大家不用太悲觀。“7%以上的增長速度相對於2003-2008年水分已經被擠掉很多,從消費來看,大量的集團消費被壓縮;從投資來看,大量無效投資被擠出;由於打擊虛假貿易十分得力,出口領域的水分也被擠出。”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投資加碼意味著宏觀調控決策層對於需求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但並不意味著對於供給管理的淡化,要解決當前中國經濟的轉型難題,必須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齊發力,打個比方“中西醫結合療效才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