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逼迫“潛伏”鋼鐵過剩産能顯形退出

  • 發佈時間:2014-11-27 06:13: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工業和資訊化部25日公佈了第三批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俗稱鋼鐵企業“白名單”)的147家鋼鐵企業名單。至此,工信部歷時3年分3批公告了305家規範企業名單,此舉迫使多年來“潛伏”鋼鐵産能露出水面,最大限度消除了鋼鐵行業管理盲區,促進了鋼鐵行業規範經營和産能過剩矛盾化解。

  多年來,我國對鋼鐵行業主要是通過事前審批方式控制産能,由於滯後於市場需求,致使調控産能成效不佳。據統計,從2005年《鋼鐵産業發展政策》發佈以來,我國審批的鋼鐵項目不足1億噸,但全國鋼鐵産能卻增加了7億噸以上。很多産能游離在行業管理之外。

  作為落實國務院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具體舉措之一,工信部于2012年修訂並公告了《鋼鐵行業規範條件》,按照符合一定的技術、品質、環保、裝備等條件,把國內現有鋼鐵企業納入規範管理範疇並予以認可。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説,規範條件從産品品質、環境保護、能源消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藝與裝備、生産規模、安全衛生和社會責任等6個方面提出了規範要求。其中,在産品品質方面,規範條件要求鋼鐵企業應具備完備的品質管理體系,産品品質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兩年內未發生過重大産品品質事故;對適用於生産許可制度管理的産品,明確需按照《工業品生産許可證管理條例》進行管理。

  規範條件還在環保方面提高了污染物排放門檻,並進行嚴格審核。同時,在評審申請報告、現場核查和遴選名單過程中,環保條件作為首要考核因素實行一票否決。

  該負責人表示,對於符合規範條件的企業,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支援發展,推動跨地區、跨所有制及區域內兼併重組,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優化産業結構和區域佈局,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對於不符合規範條件的企業,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壓縮其生存空間,迫其退出市場,促進化解過剩産能。

  自規範條件發佈實施以來,工信部已完成3批鋼鐵企業的公告工作。目前,規範管理的成效已初步顯現:促進了鋼鐵産能過剩矛盾化解;推動了鋼鐵行業規範經營,一批隱藏多年的小高爐、小轉爐等落後工藝裝備被拆除淘汰,擬開工或在建的未經審核的新增産能項目停止建設,企業在廠容廠貌的保持、節能環保設施的配置、安全事故的控制、社會責任的承擔等方面大幅改觀;加快了鋼鐵行業聯合重組,山東、雲南、貴州等地一批企業組建區域性的鋼鐵集團,實現實質性聯合重組;強化了鋼鐵行業管理,加強事後監管、弱化事前審批,對項目核準制改革産生了促進作用。

  該負責人同時強調,規範條件明確要求對公告企業名單進行動態管理,不能保持規範條件等情況的企業將被撤銷資格。工信部將對公告企業進行抽查,並鼓勵社會各界進行監督。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制訂《鋼鐵行業規範管理辦法》、《鋼鐵行業規範實施導則》等配套文件,並對規範條件不斷修訂完善,著手建立鋼鐵行業規範管理長效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