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香港經驗幫助北京治理“城市病”

  • 發佈時間:2014-11-26 21:40: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查文曄 李崢巍 魏夢佳)在26日閉幕的第十八屆京港洽談會上,京港兩地總額為438億元人民幣的21個合作項目簽約,成果豐碩。而兩地在合力破解城市建設管理難題,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準方面取得的成果更是一大亮點。

  其中,京港基礎設施領域合作得到深化,北京地鐵建設繼續引入香港資金與技術。在衛生醫療和食品安全方面,兩地也簽署了多項機構合作協議,提升首都精細化服務水準。專家表示,香港經驗將幫助北京有效治理“城市病”。

  在洽談會開幕式上,北京市長王安順在致辭時表示,香港在現代化城市治理方面富有經驗,希望北京在治理大氣污染、緩解交通擁堵、建設智慧城市、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領域加強與香港的合作,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水準。

  在地鐵建設方面,京港地鐵成功取得北京地鐵十四號線特定範圍建設權和30年運營權,將投資150億元人民幣,負責地鐵十四號線車輛、信號、通信等主要設備的投資建設任務。在特許經營期結束後,京港地鐵將把項目設施無償移交給北京市政府。

  “這是北京採用PPP(公共私營合作制)模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的又一條地鐵線路。”京港地鐵公司有關負責人説,公司在北京地鐵四號線建設運營中的成功實踐是促成簽約的重要因素。他相信有著30多年曆史、服務700萬香港市民的港鐵經驗將繼續造福北京市民。

  2009年9月,四號線正式開通,北京市民第一次體驗到了來自香港地鐵的先進技術與管理方式。開通初期,四號線保持最小行車間隔3分鐘的運營水準。為改善乘客舒適度,經過多次縮短高峰期行車間隔,目前早高峰實際最小行車間隔已達1分43秒,成為內地地鐵中發車間隔最短的線路。

  在安全管理體系、數據資訊化、乘客服務、車站裝飾設計等方面,京港地鐵都借鑒了香港經驗,體現了精細、高效、現代的特色。例如,早高峰期間南向北客流遠多於北向南客流,公司便會對車次進行差異化控制。而出入站閘機的數據也會實時匯總到調度中心,以便及時應對大客流。

  截至今年10月底,四號線累計運送乘客18.3億人次,四號線-大興線日均客運量已達127.1萬人次,全日最高客流量達160.9萬人次。有效減輕地面交通負荷,也帶動了京南地區發展,疏通了城市的交通“血脈”。

  同日簽署的《北京市衛計委與香港醫院管理局2014至2019年度合作備忘錄》宣佈,雙方將在醫療服務發展、醫療衛生規劃、醫院管理、醫護培訓、社區衛生服務等方面進行合作交流。

  據介紹,北京市衛生局與香港醫管局早在2005年便首次簽訂了合作備忘錄。9年來,雙方通過合作項目、人員互訪、舉辦研討會、專題講座等方式廣泛交流,實現了優勢互補。

  “香港醫護人員的素質非常高,整體水準很均衡。而且政府對公立醫院每年的財政投入達500多億港元,醫院不必依賴向患者收費彌補開支,患者能享受低價優質的服務。”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雷海潮説,這些都是值得北京學習借鑒之處。

  在本次洽談會上,還舉行了以“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為主題的京港衛生合作高層研討會。香港衛生署副署長黎潔廉表示,香港與北京同為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出入境人員眾多,兩地在加強傳染病防控方面加強交流很有必要。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緊急應變及資訊處主任鄺國威、香港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少懷在會上分別作了題為《香港傳染病緊急應變策略及措施》《香港公立醫院重大事故應變》的報告。報告中結合香港近年來在防控中東呼吸綜合症、埃博拉病毒等方面的實踐,介紹了香港醫療體系在監控疫情、資訊共用、風險發佈等方面的經驗。

  “香港同行的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市衛計委衛生應急辦公室副主任曹昱説,北京市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從2003年“非典”後取得了長足進展,這其中就汲取了香港經驗。

  他表示,香港的醫院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應急啟動迅速、組織架構合理、資源調配得當,醫護人員訓練有素,在現場局勢評估和人員調度方面都很出色,令人欽佩。“醫療是城市公共服務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希望香港經驗能繼續幫助我們提升服務水準”。(參與采寫:熊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