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經濟時代經濟要有社會價值

  • 發佈時間:2014-11-26 14:35:05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林曦、趙松林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林曦 實習生 趙松林

  (發自北京)

  由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財經》雜誌、集善嘉年華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公益論壇”昨日在北京舉行。

  羊城晚報記者在現場聽到,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在論壇上表示:“從2011年開始,全球每人平均GDP已經過了一萬美元。中國每人平均GDP也過了6800美元。人類社會處在一個新的經濟發展階段。第一,它要求經濟更有社會價值。第二,企業要向社會價值開發、轉型。中國和世界進入到了善經濟時代,新經濟時代的公益使命新在向善。”

  慈善要有投資的心態

  “有人説做慈善只能給錢,不能考慮回報,要求回報就不是慈善。但如果要有長期的影響力,就需要有投資的心態。”LGT公益創投基金合夥人沃夫岡(Wolfgang HAFENMAYER)在論壇上表達了上述觀點。沃夫岡指出:“在給錢時,會對企業做出分析。在提供幫助方面,也不光是提供金錢,還提供一些技術經驗。”他坦言在運作中曾因為對管理的分析不足導致失敗,“從失敗中,我們得出結論:管理團隊一定要強大,如果管理團隊不理想,對捐贈來説是損失,在擴大影響力方面也沒有好處。”

  在公益慈善中,通常是錢花出去,但是不知道會有什麼影響。“社會影響力投資到底是什麼?在我看來,作為投資既要強調社會效益,同時要強調經濟回報,還要保證可持續發展,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認為社會影響力投資的經濟回報率一直低於整個社會的平均經濟回報率。”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華民現代慈善研究院院長盧德之則認為,社會影響力投資是環保的、社會的和經濟的,是三重底線投資。

  盧德之詳細解釋了社會影響力投資的概念,它針對兩種對象:一是特定對象。如殘疾人、老人、兒童等弱者,需要社會照顧的對象。二是特定事件。如救災、治理環境、疾病等。不過他同時指出:“針對他們的投資,怎麼來保證既解決好問題,同時又能保證適度經濟回報,實現可持續發展,難度是很大的。”

  創新是公益驅動力

  王振耀表示,新經濟時代要求經濟更有社會價值。中國人現在關心的是霧霾、天氣,為什麼?大家在關心發展中的社會價值,關心環境等問題。而企業要向社會價值開發、轉型。但另一方面,有社會價值的企業和行為,也開始越來越普及。我們需要養老,需要兒童,需要各種各樣的經濟手段來解決現在的社會問題。

  “創新是公益一個很大的驅動力。現在的慈善項目,可以是非常盈利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區代表黃安生舉例稱,“山西北部廣闊的黃土高原有非常多乾旱的地區,因此,我建立大壩,通過水土治理會有更好的水土保持。但是,他們在治理的土地上不種糧食,這些梯田現在種上了蘋果樹,後來還做蘋果汁。大壩建了25年後,兩個村莊從中獲益,他們做了一些娛樂設施,娛樂設施只是起到脫貧的作用,但是我們看到這些脫貧的項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為投資也要考慮如何提供資金,如何評價長期的影響力。因為這種影響力可以沿襲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遠。”

  談到公益創新,黃安生認為創新是一個很大的驅動力,慈善家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糧食計劃署是授人以“魚”,而現在的捐贈方法是教人如何“捕魚”。這個時候技術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中國在這方面有很大進步,比如把蠟燭放在裝糧食的容器裏面進行燃燒,能夠把氧氣耗盡,把害蟲殺掉。這種簡單的技術,能夠使損失減少90%。在20多個非洲國家都有了中國的糧食儲存項目。

  全民皆可參與慈善

  記者在現場獲悉,2013年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捐款額達到了630億元,比2012年增加30%以上。但是,如果拿這個數字與美國的2012年全年接收社會捐款捐物300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接近2萬億做比較,中國的慈善事業才剛剛起步。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和富人的捐助數額正在呈現大幅度增加。像曹德旺牛根生王健林馬雲馬蔚華等企業家都是運作以億為單位的基金來做慈善事業。

  “當今公益事業正在深入人心,並且公益活動是大家都可以參與的。我們提倡全民參與公益事業,只要我們行動起來,都可以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去。”財訊傳媒董事局主席、《財經》雜誌總編輯王波明表示,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正從過去由政府唱獨角戲,逐漸向公眾、全社會參與慈善發生轉變,“參與公益並不一定要是有錢人,草根也可以。”

  為此,中國公益論壇今年設立“中國公益行動獎”,在海選的1307個項目中,經過嚴格的初選和復評産生10個項目,再通過騰訊眾籌投票選出最終5個人氣最高的項目。並通過眾籌方式發起了“草根公益在行動”,每人只捐出1塊錢、甚至1分錢就能參與。目前,草根公益的捐款人次已超過36萬人,已籌款近55萬元。

  鄧飛:幫助鄉村重建用經濟手段解決社會問題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曦、實習生趙松林報道:“幫助孩子這種輸血的方法很難持續,我們想找到新的方法。”11月25日,《鳳凰週刊》編委、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在“第三屆中國公益論壇”上表示,三年前在貴州遇到的貧困兒童,讓他發現了自己的新使命,即通過新媒體集結力量,跨界合作,不停地幫助孩子們解決不同的問題。

  從2011年開始,“免費午餐”已籌了1億資金,捐贈範圍也拓展到大病醫保、棉衣棉鞋、女童保護等。然而授人以魚只能持續一時,鄧飛發現每天都需要在中國的孩子身上投入很多,這種輸血的方法很難持續。想要幫助這些孩子,最根源的問題是:怎麼樣讓孩子的父母能夠回家,能夠讓他們在鄉村裏面有收入、有尊嚴?

  鄧飛的答案是發展社會企業。據他介紹,他要聯合校友成立私募基金控股一個商業公司,去幫助那些貧困縣賣出他們的農産品。與此同時,他要把山區開發成旅遊景點吸引遊客。他要傳達“購買就是做公益”的理念,實現設想的目標:把遊客請到山裏面去,把土貨賣出來,然後爸爸回家。當然,他更大的“野心”是希望通過銷售刺激生産,最後擴展到更多的領域,讓“整個鄉村能夠得到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的銷售問題解決好了以後,會刺激鄉村的生産,這時候我們的小額貸款、社區營造、大學生回家等等,都可以得到實現,整個鄉村能夠得到機會重建。我覺得我現在最大的使命就是去幫助中國的鄉村,不受這種城鎮化的簡單粗暴的掠奪,他們應該有自己選擇的機會,到底是到城裏面去,還是留在鄉村。”

  任志強:當風沙不再移動霧霾也不再移動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曦、實習生趙松林報道: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昨日拋出了“善經濟時代”的觀點,認為目前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更應具有社會價值。

  這一觀點與前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不謀而合。任志強在論壇上提出,北京霧霾程度實際上在下降,但大家感覺天數增多,原因就在於中國經濟發展已經突破了之前的溫飽階段。“在前一個發展階段,我們只考慮溫飽問題,即使外面有風沙,我們也不肯從環境的角度來解決問題,想的更多的還是怎麼樣吃飽肚子。”

  他直言不諱地指出,過去人們並未意識到這問題。對一個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大多數人還依賴於以掠奪資源的方式來發展經濟,中國過去幾十年正是這樣走過來的。但是,大自然是會報復的,而一些企業相比政府和個人更早注意到這個問題。”

  2004年,任志強和幾百個企業家,堅持了十年在阿拉善地區投資治理荒漠化和建設三北防護林,讓沙漠不再移動。“當風沙不再移動,遇到的新問題就是霧霾也不再移動了。”任志強表示,把風攔住了以後,要研究用什麼樣的辦法來解決霧霾的治理問題。其實北京的霧霾是和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他還指出,霧霾的成分在不斷變化,過去是以沙粒、灰塵為主,而今天卻是以化學産品為主,這説明在工業生産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解決的恰恰是對身體更有害的這部分物質。

  做了十年公益,任志強也感到壓力太大,他更希望能發動整個社會來完成這件事。而在“善經濟時代”,隨著人們注意力的轉向,這一目標的實現似乎越來越近了。“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公益活動,希望通過這樣的大討論,能在全球範圍內共同解決節能減排問題,讓我們的天更藍,讓我們的水更清。”任志強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