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溫州金改重構融資信用格局

  • 發佈時間:2014-11-26 01:00: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將化解融資難、融資貴作為重要議題,而作為中國經濟風向標的浙江溫州,金融改革也已歷時兩年多。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當地了解到,在經濟下行期,債務風險拖累使金改的各項創新措施“逆境求生”。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當務之急是處置區域風險,重新修復信用環境,同時建立一些交易平臺,豐富金融服務主體,包括引入網際網路金融等來激活當地融資體系,而這些也將成為金改下一步的突破口。

  阻 礙 區域性債務風險成金改羈絆

  最新的溫州指數顯示,截至11月24日,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指數為19.73%,這比10月份的20.2%略有降低。溫州金融辦分析認為,當地自2011年社會信用體系遭破壞後,民間資本追求高回報率時對傳統民間借貸依賴有所減弱,市場出借資金大量減少,同時,民間融資對擔保要求不斷提高,在沒有抵(質)押物或信譽良好的自然人或企業擔保下,目前借貸成功率比例較低。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溫州地區信用融資方式為全部發生額的11.92%,二季度為11.73%,三季度為11.01%,佔比持續處於低位。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今年以來的溫州指數月度統計數據發現,從融資用途來看,用於資金週轉的比例從7月份至10月均超過了60%,其中8月達到67.37%,而用於生産的比例相應在這4個月內降至40%以下,8月份更是僅佔24.12%。全年來看,融資用於投資的佔比都非常低,有4個月在1%以下。

  “這兩年,企業融資需求極少投入到經營生産,更不用説去做投資,而是先解決債務問題,負債率超過100%的小企業很多。借貸成本如果是20%以上,再加上訂單、經行銷售環境不景氣,那麼企業生産的利潤大部分都需要用來還貸了。”一位浙江中小企業協會的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實際上,企業債務壓力從銀行角度而言,貸款違約所形成的不良資産今年也有所增加。浙江銀監局公佈了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9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不良貸款餘額1376億元,比年初增加176億元;不良貸款率1.97%,雖然環比有所下降,但比年初提高了0.13個百分點。受困于房地産價值縮水,轉移資産、刻意脫保、假破産等逃廢債的現象也有所蔓延。

  據浙江某地方銀監局人士透露,“針對逃廢債,我們已經和銀行擬定了黑名單,通過名單制管理來約束這些現象,政府也會在其中溝通協調。總體而言,在經濟下行期,今年化解債務風險的壓力不小。”

  “如果説浙江金改兩年來所體現出的亮點,一個就是搭建了民間融資利率的監測平臺,另外就是通過《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形成制度引導。但是,由於是鼓勵民間借貸登記,並沒有硬約束,因此登記制的效果很難有所體現。坦白講,現在整個溫州所形成的融資環境並沒有達到金改的預期效果。”溫州金改民間借貸服務中心一位人士坦言。

  前不久,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張震宇也透露,有高達九成的民間融資未能納入登記體系,而在已登記的融資中,也有將近一半沒有登記融資用途。自《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今年3月1日實施至今,溫州總共備案民間借貸4463筆,總金額僅55.51億元。市場人士判斷,溫州民間借貸的金額遠遠不止50多億元。

  探 路 依託交易平臺等重構信用體系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利率市場化先行先試的申請最終沒有寫入溫州金改的方案中,但被民間借貸崩盤、逃廢債等一再衝擊的融資市場信用體系修復才是關鍵。以往,江浙地區“熟人社會”的信用模式尤其明顯,在小企業聚集的溫州地區更是如此。

  “區域性風險的背後是互保、聯保;熟人之間的高利貸生意,甚至是從銀行貸款去放高利貸;又或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抱團,製造一些虛假貿易背景,做票據貼現,借新還舊,最終債臺高築,這些對銀行資産品質形成了很大的衝擊,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從銀行到民間借貸市場都還在修復中。”上述銀監局人士説。

  為此,溫州地區不斷地搭建一些交易平臺,試圖借此來推動融資市場重新運轉起來。比如,10月23日,溫州金融資産交易中心成立,由浙江物産集團旗下的浙江中大期貨控股,溫州金融投資集團及民營資本北京燦焜炻經貿有限公司參股。據悉,該中心的主要業務為開展不良資産掛牌轉讓、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公共事業PPP融資、金融及衍生品交易、創新專業化産業投資基金等業務,為不良資産、信貸資産、債權、信託産品、私募股權、標準化金融産品及金融衍生品等在內的各類金融資産流動提供交易服務。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在當地搭建了地級市徵信分中心,據介紹,其中包括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和溫州市徵信綜合數據查詢平臺,前者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問題,利用企業的應收賬款融資解決融資難,突破原有授信模式,防範擔保鏈風險。另外,溫州市中小企業信用資訊輔助管理系統也在搭建中。

  浙江省金融業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汪煒指出,就溫州而言,金改的關鍵就是要建立現代信用制度去替代溫州傳統的民間信任關係。“現代信用制度需要大數據支撐,除了傳統的銀行貸款的資訊,還需要民間融資、對外擔保等來自民間數據,溫州金改要努力打破信用鴻溝形成合力。”

  方 向 政策謀求網際網路金融“破冰”

  近日,杭州市近日發佈了《關於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18年,力爭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12%以上,財富管理資産總量達到1萬億元,網際網路金融交易額達到100萬億元,主要金融發展指標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要求“著力構建網際網路金融創新中心,積極發展小微金融,加強多渠道融資保障等。”具體而言,“鼓勵發起設立或引進網路銀行、網路保險公司等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網路債權融資、網路股權融資、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網際網路金融後臺等新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構建和運作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網際網路金融交易服務平臺。”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打破以銀行為融資主體的金融壟斷就必須要豐富金融服務的主體結構,包括民間金融機構和在服務中引入網際網路基因。今年9月30日,溫州中小企業金融綜合服務網上線,目前收集到包括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等近百家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的1160個金融産品,其中包括176個融資類産品和984個理財類産品。

  “這種區域性的第三方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其實很不錯,從提供金融産品垂直搜索為切入點,為有投融資需求客戶提供多樣的選擇,打破市場資金供需雙方傳統的資訊不對稱,服務體系需要完善才能談得上實現利率市場化和金改的實質性突破。”上述溫州金改民間借貸服務中心人士進一步分析稱。

  此外,《意見》還要求出臺私募金融專項扶持政策,加大對各類投資基金、資産管理、財富管理等重點私募金融機構的招引扶持力度,支援私募金融機構創新轉型,探索新型財富管理模式。規劃建設基金小鎮集群,推動大眾理財、公募理財和資産管理市場的發展,構建高效的資本轉化機制和財富管理體系。

  在監管方面,“大一統的金融管理體制已經難以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張建華指出,從支付到中間業務,到餘額寶,到網上信用卡、網路透支、網路保險等,網際網路金融的外部性已經越來越明顯,由於網際網路金融大量分散,而且發展迅速,僅靠中央金融監管是不夠的,也需要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的支援和配合。因此,金改的背後,完善地方金融管理體制也具有必要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